微软公司内部把盖茨这次“转身”称为“变迁”。尽管盖茨已安排好诸项事宜,但考虑到员工的心理变化,众多业界人士预计,这场“变迁”会给微软留下一条无形鸿沟。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微软员工们乐于承认“盖茨即微软”。
微软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保罗·艾伦在回忆1983年离开微软这段经历时说:“如果人们并不是每天依照你的决定行事,你并不能时时意识到转变角色将带有什么样的戏剧性。”
对于盖茨来说,离开自己深爱的岗位并投身一些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也一定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盖茨很清楚,慈善家这个身份与一直以来扮演的“软件之王”角色绝对有天壤之别。他说:“我们不可能举办一个针对疟疾的国际展,你不能让5万人聚集到一座城市,说‘噢,比尔有关疟疾的讲话就要开始了’。”盖茨意识到,与数字世界领导者这个身份相比,参与基金会的工作意义更大。他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与旧世界相比更为传统。我们要进行计划生育,资助与农作物有关的研究。一些人认为,你不应该借科学之力帮助穷人。但与涉及饥饿和死亡的问题相比,使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简直不值一提。”
比尔·盖茨是永远不可替代的。这是鲍尔默在两年前对公司领导班子所说的话。鲍尔默说,相反,他们应该将盖茨带给微软的东西复制下来。
没有盖茨的微软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多久呢?微软许多员工认为,鲍尔默比盖茨更有闯劲,这可能也是盖茨早在1980年就想让鲍尔默加入微软公司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微软今后肯定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生存的方式可能会有些不同。用盖茨最喜欢说的词来说,微软很可能会继续保留其硬核(hard-core)本色,就像盖茨时代的微软一样。
不过,如果微软遭遇危机,盖茨能否抵挡住重返公司的诱惑还不得而知。过去十年间,有好几位知名创始人在他们的公司遭遇困境时都义无反顾地回来主持大局,其中包括重塑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戴尔公司的迈克尔·戴尔和星巴克的霍华德·舒尔茨。咨询公司Oliver Wyman Group的高级合伙人大卫·纳德勒说,“他们都有一种救世主情结,认为‘我是唯一一个能让公司重现辉煌的人’。”
盖茨表示,他乐意在某些长期项目上帮忙。盖茨对鲍尔默作出的其中一项承诺就是,除了继续参加公司董事会会议之外,盖茨还承诺每周会花两个半小时在继续与搜索和广告团队合作的业务上。但他明确表示不会重返微软。他说,“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一个在不朽的IT事业中寻求到历史庇护的人,他就是比尔·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