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社会万象
搜 索
摆摊之余出了2本书 菜市场里的女作家:生活永远第一位
2021-08-27 08:50: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郑梦雨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笔下皆是身边人:

  真实粗粝,结实又有活力

  上午10点左右,梁弄菜市场的热闹劲儿散了。收了摊,菜场里的热闹活络连同摊车上的百货一并被收起。陈慧拎着儿子爱吃的西瓜,跨上一架男士摩托车,骑到东溪桥头,拐入一条村道,通向几百米外的小万家村。

  一条小溪旁的小平房就是陈慧的家。

  凳子长久没有人坐,搁“荒了”;客厅电扇的腿也坏了,醉汉般地摇摇晃晃。一台老旧的台式电脑摆在卧室窗口边,黑色外壳,键盘缝隙里积了厚灰,键面被磨得锃亮。

  十几年间,除了在菜市场摆摊外,她大多数时候就这样待在房间里。

  2010年冬天,她从菜市场抱回一台电脑,牵上网线,注册了一个QQ号,在自己的QQ空间里断断续续敲下一些文字:

  “我想烫头,我想修眉,我想颠覆自己,我想还是算了。”

  “内衣是女人的佩枪。菜市场的内衣店里卖花花绿绿的内衣,但是我只穿不带海绵的内衣。”

  ……

  最初的写作无关文学,流水一样,断句、篇幅随心。她对着电脑倾泻一通,觉得“心里好舒服”。一年多后,文章的雏形出来了。

  “写作就像学走路,我是跟着迈迈步子。”陈慧说。

  摆摊的热闹和写作的安静在她身上形成一种互补和对照。去县城进货、等公交的空当,她从站台对面的摊位上买两本杂志,囫囵读一读。平日里打发时间,她喜欢拿起书看,沈从文、汪曾祺……他们笔下的故事生动质朴,跟自己的生活很像,她读着觉得亲切,“跟吃菜一样”。在写作上,她没有宏大的选题和深刻的野心,笔下皆是身边人。

  “想写的故事一直惦记着,在脑子里播来播去。”结束摆摊,回到家,午休醒来,创作开始。屋外静悄悄,只有远处传来几声土狗的吠叫。

  有读者在网上看到文章,夸她写作有灵气,“真实粗粝,结实又有活力”“有一股子韧劲儿”。架不住表扬,她马上挽起袖子再接再厉往前写。

  在自己书的后记中,她写下这样的文字:“我从没想过写作有什么用途,就是想让自己安静下来,觉得不那么孤独。专注码字时,仿佛自己是《西游记》里的老妖,肺腑里吐出的舍利球常常能熨平日子里翘起的鸡毛。”

  “我有两个窗口。一个让我趴着,窥视近在咫尺的凡间;一个用来飘着,放纵灵魂四处徜徉。”

  窗外,青山的脊背抬眼可望,窗户打开,溪水声就顺着流进屋里,流向下游的四明湖。陈慧长日坐在窗口,在溪水声中分辨雨声,伴着雨声敲打键盘。近百篇故事从她的指尖诞生,她记录下生命的无奈和庄严,卑微与贵重。

  电脑就放在她床边的窗户下面,有时候写累了,或者写不下去的时候,她就向窗外看看。窗外有田野和小溪,小溪旁还有一个中风的女人。

  陈慧经常看着她。她像一个挤不干净的拖把一样拖着不能动的半边身体在田里干活。

  “我眺望她,像在眺望一个珍稀的同类。”陈慧说。

  “宽阔的土地是她的退路,细碎的文字是我的救赎。”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金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