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以德为先
王蕴的班主任方雪娟老师也说,王蕴的家教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父母教育以德为先,将王蕴培养得非常独立自强,自我管理能力很强。在盲校,他和同学一起创办了“逆光翱翔成长营”,设计标识,办微信号,还参加公益跑步为西藏盲童捐款、制作礼物等活动,希望盲生们都能“逆光翱翔”,实现梦想。
在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和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熏陶下,王蕴从小就爱学习,主动找各种机会学习本领,小学考出了竹笛10级,钢琴也达到8级,参加过松江区、长宁区和盲校的残疾人乐团。同时,也一直是同学们的“小老师”。2016年,王蕴参加了上海市学代会,在全国盲校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17年和2018年,先后获评“长宁好青年”和“上海市三好学生”。

图说:2016年学代会开幕式前,王蕴受到市领导接见。王蕴供图
遗憾不能报考复旦
今年高考前,一度传出上海市所有高校对盲生开放消息曾令盲校老师和王蕴全家十分兴奋,因为王蕴的好成绩一直十分稳定,很有希望“冲一冲”复旦大学,可惜最终盲生仍只能报考华东师大、上师大和二工大三所大学,因此,在考前填模拟志愿时,酷爱钻研历史的他选择了华东师大的历史系和英语系。
考分公布后,王蕴暂时还没有考虑好报考志愿,因为,他现在又投入到了自己制定的暑期学习规划中。而且,他深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所以,考分高低并不那么重要,只是深造的敲门砖而已。

图说:盲校毕业生回到母校与王蕴(左三)等5名高考生交流。上海市盲童学校供图
上海已有近百盲人大学生
自从2002年上海高考向盲童开放以来,上海市盲童学校每年都有大约五六名考生参加高考,而且录取率相当高,接近100%,迄今已有近百名盲生考取大学。今年参考的两名全盲考生和三名低视力考生也都全部大幅超过本科分数线,这都得益于他们在盲校里接受的并不“特殊”的“特殊”教育。
上海特殊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他们成长的坚实基石。2002年盲童参加高考以来,他们得到了许多关心,有专用考场和盲文、大字号试卷,考试延长时间,平等接受教育和参加高考,成为他们融入社会、残健融合的光明之路。
- 李阳回应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儿时发生言语争执2021/09/01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