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蘑菇图片
专家:毒蘑菇疑似鹅膏菌秦岭地区也有多种鹅膏菌
9月17日晚,华商报记者将家属提供的毒蘑菇照片发给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主任李峻志,他表示,仅根据图片做出初步判断,疑似是鹅膏菌属真菌。而鹅膏毒肽能够致使人体血凝性被严重扰乱,引起内出血,最后导致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可短期内致人死亡。鹅膏菌分布广泛,秦岭地区分布有多种鹅膏菌。呼吁市民在这个季节以不食用不明野生菌类为基本准则,特别警惕具有菌托和菌环的菌类。
礼县警方:已接到食用毒蘑菇中毒电话报警
9月17日晚,华商报记者致电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中坝派出所,一位巨姓民警表示,近期确实接到有中坝乡辖区村民报警称发生了食用毒蘑菇中毒事件。从9月15日起,派出所陆续接到2起当事人家属报警,称共有6个人在一起食用毒蘑菇中毒,已致3个人死亡。目前,派出所已将此事上报给礼县公安局。等待家属前来派出所做笔录后,将展开进一步调查。该民警还表示,当地很少发生食用毒蘑菇中毒事件。
毒蘑菇鉴别误区
这些方法不靠谱必须通过鉴定
有没有一些方法来鉴别毒蘑菇?李峻志表示,没有识别毒蘑菇的诀窍,必须通过鉴定鉴别,民间流传的一些鉴别毒蘑菇的方法并不靠谱。
误区一:只要不吃色彩鲜艳的蘑菇就可以了
正解:这种说法不科学,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颜色艳丽的菌类有剧毒,不能食用,其实并非如此。像“鬼伞”,颜色就是黑白灰色,但也有毒。
误区二:如果蘑菇的菌盖是白色的,同时有菌环(薄膜组成的小环,位于菌盖下面的菌杆顶部)和菌托(根部的一个凸起),同时具备这三条件的蘑菇是有毒的,坚决不能吃
正解: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白毒鹅膏菌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就不能食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野生菌类。
误区三:凡是蘑菇上有小虫爬过的蘑菇是无毒的
正解:有些小虫有抵抗力,能抵御蘑菇的毒性。正如有些人对某种菌类过敏,也有人不过敏。
误区四:菌盖受损后菌体变红变黑是有毒的
正解:说法不靠谱,有些食用菌也会出现伤变反应,即受损后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