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请你每晚7点至9点之间观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状画下来,坚持28天。”这是上海小学一年级《暑假生活》的一项作业,看上去是否简单又有趣?
然而,这道题目却把上海市天文学会秘书长、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科学传播工作室高级主管汤海明难住了。原来,根据天文规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时间都会比前一天推迟5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每个月约一半时间,月亮要到在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无法按照题目要求,在7点至9点找到月亮的踪影。
“要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还需出题者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严谨细致。”汤海明呼吁。
月亮也会白天升起
翻开《暑假生活》,记者看到,题目中补充说明,“如果那天下雨或者多云看不到月亮,可以先空着那一天不画。28天后,请你猜一猜,如果空着不画的那几天都能看到月亮,月亮可能是什么形状?把你猜测到的月亮形状补画上去,并在下面做一个记号。”
汤海明提醒,这样的表述很容易造成误导。如果孩子认为无法看见月亮,只是因为下雨或者多云等天气原因,那就错了。事实上,每个月有段时间,从晚上7时到9时,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无法看见月球。由于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都推迟50分钟左右,以今年7月的上海为例,从7月12日开始,月亮升起的时间都要在21时以后,其中,7月12日的月出时间为21时04分,月落时间为第二天7时32分;7月13日月出时间为21时42分,月落时间为第二天8时28分;7月14日月出时间为22时19分,月落时间为第二天9时26分……以此类推,直至7月23日,月出和月落时间分别为上午4时36分和18时43分,人们才能在大气能见度高的情况下,瞥见即将和太阳同时“回家”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