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网友在微博问答向罗永浩提问,引起2.7万多人围观。来源:微博截图
是粉丝经济还是知识经济?
“从八卦切入”——这一说法反映出分享内容泛娱乐化的现象,也引发“是否背离知识分享初衷”的担忧。
很多人注意到,不少明星、网红给平台带来了大量流量,提问价格高达成百上千元,相比之下,许多学者的定价则显得有些“寒酸”。
知识付费平台玩的是粉丝经济还是知识经济?分答创始人姬十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简单地看粉丝经济和知识经济都是很偏颇的,如今这个年代,知识人应该拥有粉丝,有粉丝的人应该把自己变得更深度,所以知识经济跟粉丝经济加在一起就是分答。
“分答就要玩粉丝经济,但分答也在玩知识经济,这是完全不冲突的。每一个知识人都应该拥有大量的粉丝。”姬十三说。

据兴业证券关于分答的一份报告,平台上严肃性知识受关注度不及娱乐类话题。来源:兴业证券报告截图。
约局是一个为企业家提供线上约谈、解决企业问题的平台。约局创始人王昆鹏对分享内容泛娱乐化的现象略有担忧。他认为,专业形式的问答是知识付费平台生存下去的根本,如果仅靠八卦来支撑,那么价值就不大了。
“个人用户对猎奇、娱乐等八卦问题有需求,这是人性的特点,并没有错。”王昆鹏对中新网记者说,但是对于产品而言,如果只有这方面功能,就很容易陷入一个没有多大生命周期的产品形态。只有往专业的方向走,才可能成为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罗琳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