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士:
骗贷买房加大风险,后期可能遭遇断供
那么,通过这种方式来骗贷购房,到底会面临何种风险呢?记者就此事咨询某国有大型银行南京玄武支行的一位信贷经理,这位经理在对楼盘售楼员的做法表示震惊的同时,对购房者的大胆也很担心。
“随着南京楼市调控之后的理性回归,这种骗贷购房的后果非常严重,最主要的就是加大了购房人的风险,最终有可能会遭遇断供,并出现违约而竹篮打水一场空。”该信贷经理告诉记者,购房人本身资金实力有限,骗贷实际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的手法,加大了资金杠杆,购房人不仅要负担数额巨大的房贷,还要承受房价下跌时的压力,一旦资金跟不上就会出现断供,最终会落得被法院查封,被银行记入不良信用记录之列。
该经理告诉记者,办假证骗贷款,一旦被查出来,经手的信贷员将担负直接责任,也是一大风险。万一有一方因为种种原因出现问题,牵出萝卜带出泥,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而对于银行而言,不满足首付条件,极易在后期因还贷能力不足出现断供,将会成为银行的坏账,这也是银行不想看到且极力阻止的。
专业律师:
骗贷属违法行为,办假证者涉嫌触犯《刑法》
记者了解到,开具假购房证明会被查处,取消购房资格,并将不良行为计入个人征信。那么,办假离婚证,骗贷,又将承担什么后果?记者就融侨悦城售楼员的做法采访了江苏李安祥律师事务所的万樾莉律师。
万律师告诉记者,以欺骗手段换取3成首付资格的,构成故意隐瞒、虚构取得贷款资质的事实,导致银行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银行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撤销并收回贷款。而制造假离婚证骗贷的情节更为恶劣,制造假证者涉嫌伪造国家机关的证件和印章罪,涉嫌触犯《刑法》,买卖者、使用者涉嫌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承担行政责任,接受罚款、治安拘留等行政处罚。也就是说,买房人如果接受售楼员提议,骗取银行贷款,不仅贷款行为无效,个人信用受损,情节严重还会构成犯罪。
此外,在去年,南京市民政局就曾经向社会发布提醒,民政、公安、房产等部门强调,制售假证件、伪造公章均系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将严查有此类行为的楼盘。市民发现购房中售楼处、房产中介有此类行为,也应该向公安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