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
阿强说,他心里是期望着和她好好生活,能回到从前。
阿强说,只要她不再撒谎,改掉坏脾气,他们换一个地方,远离那些令他们不开心的环境,老老实实在一起,去上班,这样就可以慢慢修复情感。于是,阿强就联系了在浙江某个城市做工程的远房表哥,希望到那里去找工作,他也希望贾雯雯一起去。
夫妻商量好了,孩子由外婆外公带,他们夫妻离开广东,重新寻找一片天空。
贾雯雯说,刚好她手上有些事情要做,让阿强先过去,找到工作,租好房子后,她再过去也不迟。阿强同意了。
那几天贾雯雯显得很开心,她跑前跑后张罗,忙着收拾行李,还亲自去买了去浙江的火车票,走的那天还依依不舍地把阿强送上了火车。
去到浙江,因为有点技术,在亲戚的帮助下,阿强很快找到了工作。他几乎每天都和贾雯雯在网上联系,通过视频看看儿子。
但是,贾雯雯就是绝口不提过来浙江和他在一起打工的事情。他也是一个好强的人,“既然你不愿意提,我也不想问”。
心里憋着一腔对她的怨气,还有随时担心自己已经被感染的恐惧,但又没有人可以诉说!阿强说,他只好试图寻求和网友沟通。
他曾经是在聊天室认识了贾雯雯,也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聊天室认识了另一个网友阿花(化名)。刚好阿花也是浙江人。他们又在网上联系上了。
几年没有联系,阿花已经结婚了,但是由于老公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孩子。阿强也告诉阿花他结婚了,有了儿子。
就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们出轨了。
阿强心里第一次产生了要离婚的念头。
经过一番挣扎,他打算要把这个决定告诉贾雯雯。等在网上见到她的时候,他试着对她说:“我想离婚!”
让阿强十分意外的是,贾雯雯并没有拒绝,反而是一口就答应了。
离婚
他们约好时间一起回阿强老家的县城离婚。
清明前后,家乡还比较冷。他们一起去到法院申请了协议离婚!
孩子归贾雯雯抚养,在孩子的抚养费的问题上,贾雯雯表示不强求阿强提供,如果他能挣到钱的时候,可以按他的能力给些,如果没有,也不勉强。
阿强回忆说,当时,贾雯雯提出只想回阿强家里看下他哥哥的女儿,都被他家里人拒绝!
贾雯雯似乎很坚强,买了去省城的车票,到了省城,再转车回广东。
她坐在车窗旁边,看着车窗外的阿强,阿强推着摩托车来送她。他看见了一向倔强的贾雯雯的眼里有了眼泪。汽车启动,车笛长鸣,撕破了彼此的沉默。
他们几乎连一句分别的话都没有留下,阿强启动摩托车,紧紧地追着汽车奔跑!
阿强唯一觉得放不下的是儿子!
虽然离婚了,但是儿子还是把他们牵连在一起。只要有时间,阿强每天都会上网,通过视频看看儿子。
阿强说,他想找时间去看下心理医生,因为,他总是怀疑自己是否染病,也怀疑阿花是不是背着他还有别人。只要阿花不打电话,不发短信,他就觉得她在欺骗他,他说,贾雯雯背着他叫别人“老公”,他永远都忘记不了!
他心里最大的愿望是,在30岁的时候,有一个温暖的家,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他说,如果等到明年十月,阿花还没有给他一个答案的话,他会选择离开,然后从此不再碰“感情”二字。
儿子安全是最大的幸福
贾雯雯也偶尔在QQ上和我聊天,但是,比起两年前,她的话明显少很多。
她也坦承她离婚了,她说:“去年春节的时候,阿强回家!我叫他别回!但他还是回去了!他姐姐和他爸妈说我有这个病……他爸妈要他和我离婚……最后因为很多原因我们就离婚了!”
她说,就在阿强春节回家去的那段时间,“我很烦,我就去赌钱了!那时候他老说离婚的事……现在都过去了……我也不想再提了!”
“我现在只知道我恨他家人。为什么我对他家人那么好,他们还要我们离婚?”
她把离婚的原因归结到阿强家人的强烈反对。
离婚以后,儿子是她最大的精神依靠。孩子还小,她和她母亲一起带孩子,一直靠父母的钱生活。她想等儿子满了两岁的时候出去找工作。
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QQ上突然一闪一闪,贾雯雯对我说话了:“梅姐,你知道吗?我儿子是阴性!他没有事!他是安全的!我好开心啊!我好兴奋啊!我整个晚上都睡不着,太高兴了!”
儿子刚满两岁的时候,她迫不及待地带儿子去CDC验血,结果儿子是健康的,压在她心里的石头总算被搬走了!
贾雯雯说,她其实是没有别的男人的,就是阿强太多疑了。他们经常在网上用QQ聊天,虽然离婚了,还经常跟夫妻一样,说上几句不对头,又会吵架!
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感情联系,甚至让他们彼此都有复婚的念头。但是毕竟复婚要跨越的障碍会比结婚时更多!
贾雯雯很少上网了,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遇到她了。
阿强在QQ上告诉我,贾雯雯去外省打工了,至于做什么工作,他一概不知。
未了的担忧
贾雯雯的“消失”,让她的主治医生———著名艾滋病专家蔡卫平非常担忧。
蔡卫平说,今年以来,他也发现了贾雯雯的变化,之前很开朗的,现在也变得沉默了许多,之前每一次来医院拿药和检查,她都有人陪伴,不是她的妈妈,就是她的老公,最近几次来医院都是她一个人。
她也大方地告诉了蔡卫平,她离婚了。
蔡卫平说,贾雯雯是因为吸毒染上HIV的,他最担心的是,在失意之下,她会复吸毒品。
蔡卫平说,离婚的打击,对贾雯雯的病情恢复是有影响的。刚离婚的时候,心情肯定是不好的,有些人生气的时候,连饭都不吃,那些要求每天按时按量吃的药基本上是保证不了的。一旦不吃药,或者吃药的时间不稳定,就会产生耐药性,以后再吃这种药就对病毒没有效果了。
其次,婚姻的破裂,情感没有依托,夫妻生活没有保障,就不排除性伴侣的不固定性,就增加了更多的人被感染的可能性。还有,如果她遇到了困难,遇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待遇,也不排除有过激的行为。
蔡卫平的担忧,也正是我的担忧。
专访中盖艾滋病项目美方负责人贾雯雯们应得到怎么样的关怀
贾雯雯消失在了人海之中,无人知晓她身归何处。她成了又一个“失踪”的艾滋病人。
让人沉重的是,贾雯雯现象却非个例。
记者连日在采访中获悉,因感染者“失踪”导致的失访率过高,已成为当前防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感染者‘失踪’,不仅不利于治疗,还将给社会带来隐患。”
该如何给贾雯雯们心理等方面的关爱,使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对已感染的患者,如何给他们提供有效的援助?近日,南方日报记者通过电邮专访了中盖艾滋病项目(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美方负责人叶雷博士。
作为我国整体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益补充,中盖艾滋病项目于2007年底在中国开始实施,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在中国探索大规模艾滋病综合预防模式,通过减少HIV新发感染数量控制艾滋病蔓延的可行性。
据了解,目前项目已经覆盖我国13个城市,广州的中盖项目于2008年3月份启动。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随访关怀服务,是该项目的主要策略之一。
当务之急是采用有效的防治策略
记者:盖茨基金会如何想到要参与中盖项目?
叶雷: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创立于2000年,所捐助的受益者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盖茨基金会特别关注对这些国家人民生命健康威胁最大、却最为人们所忽略的重大疾病。艾滋病是其中之一。
中国属于艾滋病低流行国家,但是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数量和疾病流行出现的新特点,如果控制不力,潜在的风险是很大的。
不过,一方面总体上说,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阶段,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艾滋病防治并有强有力的承诺。这些都是有效控制艾滋病大范围传播的有利条件。
因此,中国目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处于关键时刻,而当务之急是采用有效的防治策略。为此,盖茨基金会希望支持中国政府探索艾滋病防治的模式,从而减少二代传播并向世界示范艾滋病控制的可行性。
美国社区组织参与长期关怀
记者:在对艾滋病人的心理援助方面,中盖项目起到了哪些具体作用?
叶雷:中盖项目采用了两个策略,即针对高危行为人群的行为干预,和针对感染者/病人的关怀。后者是项目的重点。
实施关怀策略说明了对感染者/病人的重视,这种重视体现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感染者从一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后就能获得一系列的服务,也称“一揽子服务”,包括心理援助、了解感染病程的各项检查、预防机会性感染、抗病毒治疗和其他支持性的服务。
中盖项目希望通过调动社会团体、草根组织和感染者组织的资源,促进其与疾病控制部门和医院的合作为感染者/病人提供心理援助。
记者:美国在对艾滋病人的援助上,有哪些可供我们学习的经验?
叶雷: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经济、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国家没有经历过类似欧美国家那种较完整概念意义上针对弱势人群的社会支持与保障体系的发展过程。因而,如何管理艾滋病感染者,需要开发社区民间团体以及社会上各种非政府组织资源。
在美国,也有许多的社区组织参与对感染者的长期关怀,这种关怀不仅让感染者\病人直接受益,对减少社会歧视也有促进作用。以社区为基础,建立AIDS病人支持护理体系,不仅可以降低医疗成本,而且还会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在美国众多的长期支持计划中,大部分社区的关怀支持计划涵盖的内容,包括满足AIDS病人的医疗需求,如: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治疗手段、治疗信息;培训病人家庭护理,使之具备护理病人的基本知识;正式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病人服务,以缓解病人及家人压力。
满足AIDS病人的心理需求,即通过社区社会关系网络,为病人提供精神支持和情感支持;通过心理支持降低病人的耻辱感,使病人自愿寻求社区关怀与帮助;让病人性伴或其他与之有重要关系的人员具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提高他们防止感染的警惕性。
另外,由于多数病人在发病期间会遭遇严重经济困难,许多人需要获得社区经济支持,而社区各类机构也会视其情况,给予相应的经济援助。
不仅如此,病人逝世后若有子女需要帮助,社区还会资助病人遗孤,如为艾滋病孤儿提供教育费、生活费、衣食费用等等。满足AIDS病人的人权及法律需求,为病人提供人身安全保护,使其免遭暴力侵害和人格歧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相关法律纠纷等等。
呼吁发挥草根组织的优势
记者:目前,中盖项目在推广上存在哪些困难?
叶雷:首先,要改变人们的防治观念,让人们对“干预”的涵义有更为全面的理解———比如,检测也是干预的一部分。因为通过HIV检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身的感染状况。而国际上已有若干研究证明,如果得知自己已被感染,那么其高危行为会有所降低。
其次,需要改进现有的工作机制,从而使探索的经验政策化、制度化。具体而言就是促进疾病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社会团体草根组织易接触到高危行为人群、进行有效的同伴教育等,要发挥他们的这种独特优势。
南方日报记者徐剑桥
实习生李秀婷
-记者手记:
我打算放弃追踪他们的新闻
连续两年来的艾滋妈妈剖腹产子的新闻,一度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今天,我不得不在这里把这个故事讲完。
我在关心我一直关注的一个“标本意义”的家庭。
贾雯雯的心里在想什么,她有哪些担忧和烦恼,有没有人听她诉说,有没有人帮她排忧解难?艾滋病人的心理关怀机构是否不够完善?或者心理关怀机构建设相对滞后?
当然,在这个还没有完全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的社会,大谈对艾滋病的心理关怀也许是一种奢侈。
平心而论,贾雯雯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心中有爱,期望拥有常人能拥有的幸福生活。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不是走投无路,我相信她不会自暴自弃。
她现在在哪里,夜晚来临的时候,她想不想念她的家乡,她的父母,她的儿子?
一个人从一朵花的盛开一直观察到它的枯萎甚至是凋落,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所以,我打算放弃追踪他们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