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艾滋妈妈的家庭如何重压下走向分离□感情低谷中的艾滋妈妈带来怎样的担忧□社会如何给这个特殊群体心理的关怀
一名神情憔悴的女子坐在长途汽车的靠窗位,悲伤地看着窗外,一名男子骑着摩托车依依不舍地看着她。
汽车启动,飞驰而去,男子骑着摩托车在翻滚的尘土中紧紧地跟着,跟着,车上的女人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
这不是电影,也不是小说,是真实的故事!
这两个人就是本报记者一直跟踪采访的“悲喜”的主人公:感染HIV的妻子贾雯雯,和她的丈夫阿强。他们甜蜜地结合,勇敢地生下孩子,并小心地祈祷好运,他们的故事曾感动很多人。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人伤感:他们离婚了。
前文的那一刻来自阿强的描述。那是今年清明前后,他们回到原来领取结婚证的县城,在县法院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
从此没有再见过面。
两年前,我讲述的是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通过网络聊天室,一名广东的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被一个比她小5岁的男孩子爱上,结婚,有了孩子,在第一次产检的时候,女方检出“HIV阳性”。
但是,男孩子还是不离不弃,深深地爱着对方!时间已经过去两年,现在男女主人公已经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在持续一年的电话、短信、QQ联系中,我在广州一个出奇寒冷的下午,试图把这个故事中的碎片连在一起,权当对这对掩藏在茫茫人海中的普通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做一个最后的交代。
和往年不同的是,贾雯雯已经不太愿意讲述他们的故事,阿强却更愿意把后来发生的事情讲述完整。
裂痕
还记得去年11月,我和同事前往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看望前来例行检查身体的贾雯雯,当时还有她老公阿强陪同。
吃午饭的时候,顺便聊了他们生完孩子后一年的情况。当时,已经能感觉甜蜜的爱情已经变淡,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的压力已经让他们感到婚姻维持的困难,加上孩子的教育和抚养分歧也会令他们大吵一番。
那天聊了很久,直到后来,阿强提到了他父母反对他们在一起的事情,贾雯雯生气地站起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餐馆,阿强提着一袋东西,紧紧地跟了上去。
阿强说,一开始,他还希望对父母能隐瞒多久就多久。但后来在一次喝了酒后,告诉了姐姐。姐姐多少对弟弟心怀担忧,希望弟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后来,阿强怀疑是村里的个别干部把贾雯雯“HIV阳性”的消息在村里悄悄传开了。今年春节前,就传到了阿强父母的耳中。在家务农的父母,少见世面,听到消息后,怎么说都要让儿子过年回去。
回去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贾雯雯也隐约感觉到一丝丝的不安,她是极力阻止老公回去老家的,但是作为孝子的阿强又不得不回家。
阿强已能感觉到父母心里所承受的压力。果然,一回到家,父母先问了儿媳妇贾雯雯是不是有“那种病”。阿强默认以后,父亲母亲都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找村里的媒婆给阿强介绍村里的女孩子。
也许父母说得对,村里的女孩子漂亮,年轻,健康,也能为他们家生儿育女,为什么非要和一个有“那种病”的女人在一起?
但是,阿强还是没有答应父母的请求,没有见媒婆介绍的人。整个春节期间,家里都没有一点过节的味道。
贾雯雯在电话里也知道了一些阿强家里发生的事情,心里备受伤害。
春节假期过完了,阿强要回广东了,母亲跪在地上,抱着他的腿,希望他能答应跟贾雯雯离婚,阿强气急败坏地砸坏了家里的音响和电视,然后离开家走了。
阿强没有答应离婚,父母只好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
回到广东的家,阿强也没有向贾雯雯隐瞒父母要他们离婚的事。贾雯雯其实心里早已有这样的猜想和担忧,只不过是,这种结果来得太早了。
接下来的相处中,以前恩爱的两个人之间出现了莫名的尴尬。
阿强说,有一天晚上,已经过了12点,贾雯雯还在用手机发短信,他一把抢了过来,短信不是发给他的,是写给别人的:“老公……”
阿强说他在情感上简直接受不了,为了她,他不惜跟自己的父母翻脸;而她还背着自己给别人发短信,还叫别人“老公”。
他和她吵了一大架。
彼此产生了怀疑,信任出现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