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招生潜规则
想上学先塞钱——网上流传一段关于落榜北影考生的视频,落榜女生自称是艺校优秀学生,却连初试都没过。母女两人哭诉考试不公平,考之前老师就说必须准备30万,不然门儿都没有。其实很多学校都有类似潜规则,想读好学校要交赞助费、转学费、借读费……名称不尽相同,但性质都一样:你想来念书,先跟学校“意思一下”。
3.幼儿园潜规则
参加收费班才能拿奖状——某幼儿园的一个孩子,因为没参加收费课外班,结果成为唯一没有领到奖状的孩子。“课外教育的潜规则深深地伤害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灵,我们该怎么办?”网友就此话题进行了热议。
4.求职潜规则
招聘是为了宣传——大公司更不可靠,利用网络、报纸、现场等多种方式招聘,其实他们并不需要人,只是为了广告宣传。据称人才网站50%以上的职位都是过期的、无效的、不招人或招满人的,所以求职者会抱怨“我投了那么多简历为什么反馈率那么低?”
5.文坛潜规则:
拿红包写评论——拿了人家的“红包”,写评论时自然只有溢美之词。据称目前北京评论界有一个大致的“红包评论”行情标准:写一篇评论文章,“关系户”500元左右,无关系者1000元以上(不含出席研讨会吃、住、行等费用)。
6.医院潜规则:
做手术给医生塞红包——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就不用多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