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社会万象
搜 索
智能产业探新记丨AI赋能,大模型的下一个“风口”在哪?
2024-06-22 12:49:2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社天津6月20日电(记者 刘惟真)输入节日,就能编写富有感情的祝福语;给出要求,可以用C语言快速写出程序;根据上下文,还能帮助创作者润色文章……正在天津召开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科大讯飞展位上“多才多艺”的“智能助手”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体验。

  “这是我们研发的‘讯飞星火大模型’3.5版,也是展位的核心亮点之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市场中心副总经理董斌介绍,这一大模型具备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多模态能力等核心功能,已在教育、医疗、金融、工业等领域落地。

  近年来,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演进,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大模型研发之路上不断探索更新。

  “相比去年,今年我们展示的大模型得到了全面升级。”董斌说,新发布的“星火图文识别大模型”进一步优化了长图文识别功能,能够直接对复杂版面进行分析、结合上下文语义进行更加精准的文字识别;升级后的“星火语音大模型”还具备情感模拟与表达能力,“一句话声音复刻”功能也使AI语音表现更加生动真实。

  如今,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表现越来越“类人”,不断拓展人们的感官维度、创新边界,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辅助力量。而在实验室内、生产线上,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成为助力工业制造业提升质效的有力动能。

  不过,不同于通用大模型,研发工业领域垂类大模型需要大量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核心数据。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曹彬回忆,最初,企业依靠长期实践积累了大量工业数据,但没想到这竟会成为公司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现在,这些数据成了我们的‘核心秘籍’。”曹彬说,依托数据优势与核心算法平台,企业推出的工业垂类大模型就像生产线上的专家“智囊团”与实时“诊疗师”,针对生产瓶颈与设备故障迅速“对症下药”、答疑解难,并提出优化生产调度和调整工艺参数的建议,推动产品提质升级、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去年,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收入连续三年快速增长。“今年我们准备拓展应用场景,预计营收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曹彬说。

  “未来,通过发挥数据要素的‘融合剂’和‘催化剂’作用,现有业态和数字业态将得以进一步跨界融合,衍生叠加出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推动产业升级。”长期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领域最新动向的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劲松说。

  未来已来。具备理解、分析、生成等核心基础能力,在生产生活中“更懂我们”的大模型必将成为千行百业的“技术底座”与通用赋能平台,推动智慧城市、绿色能源、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场景加速智能化、数字化变革,促进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辅助广告设计师进行“文生图”初步创作、帮助医生开展预问诊与筛查量表填写工作、协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生产监测与价格预测分析……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生成式人工智能丰富的应用场景展现了大模型的无限可能,也描绘了充满科技感的未来生活图景。

  “大模型的进一步突破将引领‘新工业革命’、重塑各个行业,带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此次博览会上说。

责任编辑:邱浩

【专题】网络同心 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