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社会万象
搜 索
188个孩子共同的“妈妈”
2024-06-22 10:25:11 来源:工人日报-中工网  作者:

  原标题:188个孩子共同的“妈妈”   通讯员 刘昆 崔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昱霖   时隔一个多月,59岁的陈玉文还是经常翻看一张张小卡片。“陈妈妈!我爱你!”5月12日一大早,陈玉文收到了孩子们的母亲节祝福,一张张自制的小卡片上,孩子们用稚嫩的文字和图画,表达对 “陈妈妈”的爱意,这些孩子们就是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讲武城镇滏阳营村“爱心小屋”的女主人陈玉文所帮扶的留守儿童。   给留守儿童补上缺失的爱   陈玉文的家,也是滏阳营村的“爱心小屋”。仅一墙之隔的滏阳营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放学铃声一响,10余个孩子有说有笑地跑出学校,冲进了“爱心小屋”的院子里,孩子们在这里滑滑梯、拍皮球、丢沙包,玩得特别开心。   陈玉文是滏阳营小学教师,今年是她成为“爱心代理妈妈”的第15年,也是“爱心小屋”创办的第13个年头。“他们都是留守儿童,放学只要看到小屋开着门,就会跑过来玩,在这写写作业吃点东西。”陈玉文说。   “孩子们,来吃水果喽!”随着陈玉文的一声吆喝,孩子们都跑过来搂住她,争先恐后地喊着“妈妈!妈妈!”   15年来,陈玉文在社会、家庭间搭建爱心桥梁,开展“一对一”帮扶,倾力呵护了188名儿童茁壮成长,给留守儿童补上缺失的爱。陈玉文的母亲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父母还一起成立家庭暴力避救站,收留遭遇家暴的妇女,协助她们解决家庭问题。陈玉文从小心中就播下了善良的种子。   2009年,磁县妇联开展“爱心代理妈妈”结对帮扶工作,当地教师陈玉文第一个报名参加。经磁县妇联介绍,陈玉文于当年结识了她的第一个“孩子”——玲玲,一名孤儿,长期与姥姥生活在一起。   家访时,陈玉文发现这个10岁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她一直低着头不说话,我多问几句就流下眼泪。” 陈玉文说,作为一名母亲,自己就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挨家挨户走访留守儿童   为了让玲玲打开心结,陈玉文把她带回家里同吃同睡,陈玉文讲起玲玲最爱听的故事,讲着讲着,玲玲枕在陈玉文的胳膊上睡着了,看着孩子熟睡的小脸,陈玉文心里酸酸的……   每天做好早餐叫玲玲起床,为她洗衣服,接送其上下学,周末带玲玲逛公园、商场,买漂亮衣服……玲玲在陈玉文细心呵护下慢慢开朗起来。   一次次亲近、一天天关怀、一句句叮咛、一声声鼓励……小玲玲的眼神告诉着陈玉文,“有妈妈真好”。当年9月16日,玲玲放学回来,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枚草编戒指,“妈妈,祝您生日快乐!”这一声“妈妈”让陈玉文热泪盈眶。   从玲玲开始,陈玉文救助的儿童越来越多。为了让他们有个活动场所,2011年,在磁县妇联和爱心人士帮助下,她把自己家5间房改造装修,创建邯郸市首家“爱心小屋”。   小屋内有整洁的床单、温暖的被褥、舒适的沙发,立柜里摆放着科普和故事类书籍,墙上粘贴有学拼音、识汉字等卡通画……“这些孩子大都是来自周边村落的留守儿童,平常就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生活。”陈玉文说。   这些年来,陈玉文从妇联、民政以及中小学校处搜集留守儿童线索。有时候,她与别人聊天时得到线索,也会记录下来,然后带着志愿者挨家挨户走访,实地了解孩子真实情况,认真梳理有效信息,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儿童。   帮扶一把,命运就改变了   “陈老师每天在小屋辅导我功课,周末还会做香喷喷的菜,或包上一锅饺子……”讲武城镇滏阳学校一年级学生小强说。小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陪伴他。刚上学那会儿,小强因性格内向又倔强,与同学交流较为困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玉文看到小强在日记本上写道:“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生日里再也没有了蛋糕,没有了欢笑。”自从来到“爱心小屋”,小强逐渐爱上这里。在“陈妈妈”的陪伴下,他变得爱说、爱笑、爱唱歌,大家都称他是“阳光开朗大男孩”。   “第一批孩子已长大成人,很多人考入大学,开始工作,玲玲也做了一名眼科医生,还经常救助经济困难的患者……”陈玉文坐在“爱心小屋”内,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为了做好这项公益事业,她几乎花光所有积蓄,每月工资也所剩无几,但家人还是默默支持她。   “这么多年来,县妇联、教体局、民政局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爱心小屋很大帮助。”陈玉文说。在现场,还有几名志愿者忙前忙后,与她一起照顾孩子们。   如今,爱心小屋的常驻志愿者多达四五十人,这里不只有“爱心代理妈妈”,还有几位“代理爸爸”。既有她曾经教过的学生,也有村民志愿者、学校老师和爱心企业家,他们职业多元年龄各异,有的是陈玉文的学生、朋友,有的感动于陈玉文的善行主动加入其中,除了在“爱心小屋”做义工,他们还送来书籍、文具和衣服等。   “有的孩子,你扶一扶,帮一把,他的命运就改变了。”陈玉文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玲玲、小强为化名)

责任编辑:邱浩

【专题】网络同心 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