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图片
搜 索
央行发声:我国有能力应对外部冲击
2022-03-01 10:45:56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二、稳健货币政策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

  近年来,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跨周期设计,完善激励相容机制,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提升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

  一是保持总量适度。走在市场曲线前面,前瞻、精准进行流动性调节,始终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共1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10.3万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实现了M2和社融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稳住了“货币锚”,既保持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又避免了“大水漫灌”,有效防范了宏观金融风险。2018年-2021年,我国M2平均增速为9%,与同期名义GDP 8.3%平均增速大致相当。

  二是促进结构优化。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三农、绿色发展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推出两项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工具,用更可持续的方式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促进绿色减碳。2022年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19.7万亿元,为2018年初的2.4倍;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813万户,是2018年末的2.3倍。普惠小微贷款增量在各项贷款增量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7.7%大幅提升至2021年的20.7%。2021年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3%,比2020年下降0.22个百分点,比2018年下降1.38个百分点。

  三是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改革完善LPR报价形成机制,提升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疏通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构成利率走廊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明确以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回购利率(DR007)作为央行的短期利率调控目标,引导DR007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上下波动。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改革存款利率自律上浮比例为加点确定,稳定银行负债成本。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显著增强,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从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2年1月的4.5%,累计降幅达0.82个百分点,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稳健货币政策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际看,全球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主要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加快,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加大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短期仍然存在,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灵活适度调节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未来我国有能力、有条件可以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和国内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通胀总体稳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原标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