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的本质和目的,是服务于人民群众、造福于人民群众的。如何让广大在外务工、营商等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群众,过上一个温馨、安宁、难忘、珍贵的年,才是‘就地过年’的价值所在。”四川在线-天府评论12月13日一篇评论文章提醒道,要坚决防止“就地过年”上升为刚性和政策的要求,以免成为“一刀切”,给少数切实有需要回家过年群众添麻烦;再者,凡事皆有度,过犹而不及。好经能不能念好,往往就是在温暖人心、走进现实、实事求是。比如,有些长期在外的劳动群体,“双亲”身体不适、出现病危等问题,也需在符合防疫规定前提下,有序安排回家过年。总而言之,“就地过年”不能出现“一刀切”,避免出现“反弹效应”。
另外,“就地过年”必须有与之匹配的保障机制。文章称,比如,“就地”之“地”要有完善的物质、充盈的条件,做好过年期间大量人员生活的后勤保障。与此同时,未回家过年群体的家人也需感受到“年味”,相对应的社会保障也得跟上,比如社区工作者、农村党员干部的上门服务、送祝福,为“就地过年”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迟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
- “惊喜”收到!应采儿秀出陈小春送的戒指超甜蜜2021/12/06
- 看的蛋疼!男子吃早餐鸡蛋突然爆炸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