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图片
搜 索
这波寒潮致90%国土大降温!拉尼娜事件与此次寒潮有什么联系
2021-11-07 11:59:00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杜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双拉尼娜”有记录的历史上已有5次

  根据冷空气的强弱,国内气象学界将其分为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四个等级。寒潮是其中的“王者”。根据冷空气国家标准,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既为寒潮。实际上,寒潮就是一次高纬度冷空气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活动。魏科解释说,国内每年都有7到8次的寒潮过程,至少每年会有一到两次的全国性寒潮。每年11月和3月都是寒潮发生比较频繁的月份。

  此次寒潮之所以能席卷全国,很重要一点是,它走的是西行进攻路线,即从新疆出发,再一路向东、南方向扩散。再加之南方充沛水汽的配合,形成全国大范围雨雪天气。全国性寒潮影响的时间范围也比局部性寒潮长,大约能持续五天左右。

  今年恰逢拉尼娜年,拉尼娜事件与此次寒潮有什么样的联系,又会对今冬的天气带来怎样的影响?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Ni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它与海面水温持续高于常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魏科说,“拉尼娜”的持续时间一般会将近一年,乃至几年的时间,属于气候的范畴。它为冬天每一次天气过程的形成提供了更大的基础背景,但具体每次天气过程是否与其有必然联系,并不一定。

  从1950年一直到今年3月,全球共发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按照强度级别,分为弱、中等强度、强事件。历史上仅出现过1次强拉尼娜事件,时间从1988年5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有9次中等强度事件;其他均为弱事件。

  今年10月22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而早些时候,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报也指出,一次较弱的拉尼娜事件可能在2021年晚些时候开始形成,并连续延续到第二年。至于双拉尼娜,魏科说,这其实并不罕见。1973至1975连续三个冬天都是拉尼娜。在1951年至2019年的14次拉尼娜事件中,“双拉尼娜”的情况有5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焦志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