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焦点新闻
搜 索
限电停产席卷10余省 能耗双控制度调整能否“救场”?
2021-09-25 10:09:57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能耗双控制度调整能否“救场”?

  针对煤炭保供稳价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近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组织相关省区经济运行部门、面向东北区域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保供煤矿和东北地区重点发电供热企业,集中补签采暖季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发电供热企业中长期合同占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降低旺季电厂存煤标准,电煤消费旺季原则上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应保持在7-12天,用煤高峰期存煤上限不高于12天等。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家引导地方不断释放煤炭产能,减少囤积居奇等现象,煤炭价格可以降得下来。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则从另一个视角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观点,煤炭的生产、库存、供应等因素影响了短期的煤价,但从长期来看,如果加上碳税、环境税等,煤炭的价格应该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成煤电厂的转型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中金也曾在此前的一份研报中指出,尖峰缺电或成为新常态,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坚定清洁能源发展、完善电价和储能机制,加强电网灵活性和调度能力,将是长期工作和投资方向。

  从2020年的数据看,我国的火电发电量占比仍然超过了70%。而清华大学发布的一份“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成果显示,在2℃控温目标下,到205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电力将占总发电量的约90%,基本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近零碳排放能源体系。

  事实上,处理短期的缺电问题与中长期的电力转型之间的关系只是一个缩影,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妥善处理短期经济平稳增长与中长期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考验多方的智慧。

  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有所“跑偏”的现象,今年7月以来,中央及部委就屡屡强调先立后破,纠正运动式“减碳”,防止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等。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近日的公开演讲中表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采取的还是从上到下、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用行政性手段来实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没有很好的替代性办法。这种办法的优点是短期内行动比较快,也会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指标分配不合理、激励不足、搭便车、经济平衡性较差等问题或难避免。

  刘世锦强调,要防止降碳被滥用,成为行政性不当干预的另外一种借口,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地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

  对于能耗双控带来的一些“硬约束”,国家发改委9月16日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给予了很多灵活空间,包括:国家层面预留一定总量指标,统筹支持国家重大项目用能需求、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对能耗强度降低达到国家下达激励目标的省份,其能源消费总量在五年规划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免予考核;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等。

  尤其是最后一点备受关注,即通过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地方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有受访人士向记者表示,政策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还有待地方具体落实执行。这一系列调整,增加了能耗双控制度的灵活性、合理性,能够更好地兼顾节能降耗与经济增长的平衡,能耗双控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也会缓解。#限电停产席卷10余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邱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