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里的文化味儿
“二月二”的习俗当然还不止这些。由于龙的吉祥寓意,“二月二”的不少饮食被加上了“龙”的头衔:饺子叫“龙耳”,面条叫“龙须”,馄饨叫“龙眼”……一日三餐这样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也变得有趣了。

资料图:“二月二,龙抬头”,河南开封,民众载歌载舞祈福五谷丰登。中新社发王中举摄
春是四季之始,意味着希望。“二月二”到了,农民们会“打囤围仓”,一边还要说着吉祥话,比如“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期待到了秋天能有个好收成。
民俗学专家高巍说,“二月二”跟惊蛰日期接近,一声春雷惊醒了蛰伏的蛇虫。有时人们会在“二月二”到来后,在床头、水缸角落里开始,把灰一类的东西撒在地面上,一直绵延到屋外,叫做“引龙回”,期盼将毒虫们“镇住”。
无论是理发、驱毒虫,还是吃盒子菜、龙鳞饼,都是为了趋利避害,取一个“万事随心”的寓意。芦岩说,毕竟现在物质生活这么丰富,已无须再靠过节来满足吃点美食的愿望,过节,过得其实是背后的那点老传统和文化味儿。(周晶为化名记者上官云)
责任编辑:邱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
- 离婚打击太大?宋慧乔称下半年停工休息2019/07/22
- 模特小姐姐健身美照 这身材什么水平2019/07/23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 万佳新能源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 肇东经侦大队引导师生拒绝“校园贷”
- 全民健身律动“都城地”
- 曲敏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棚户
- 哈尔滨海关调研组到我市调研海关筹建工作
- 市政府与省联通公司签约合作建设大数据中心
- 省委政法委调研组来我市调研
- 兰西残联为残疾人开创就业新途径
24小时新闻排行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民文版出版发行
- 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或将被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 多地高温直冲40℃ 中东部在 “桑拿天”中迎大暑
- 短信阵地守不住、弹窗广告屡关不掉…专家提建议
- 人工智能促舌尖变革 “数据”调味“算法”创美食
- 英国乔治王子萌照公开,王室第三顺位继承人6岁啦
- 安倍喜忧参半:执政联盟赢了,修宪势力输了
- 高温致法国葡萄酒减产 今年产量或创五年来新低
猜你喜欢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