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焦点新闻
搜 索
为孩子“轻松摘镜”动辄花数万元,结果近视不降反升!
2018-11-07 09:14:31 来源:新华网  作者:柯高阳、董小红、陈弘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多数机构缺乏诊疗资质,有的视力检查结果人为操作

  漫画:不降反升新华社发朱慧卿作

  多位眼科医生介绍,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部分提升甚至恢复到原来视力水平。而一旦被确诊为真性近视,则属于“不可逆”。真性近视的度数是不会减少的,但可以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辅助药物治疗等方法预防进一步加剧。夏江胜表示,所谓“根治真性近视”“降低真性近视度数”等说法不符合医学常识。

  记者发现,有的矫正机构收取高额治疗费用,用按摩头部、眼部穴位等手段缓解眼睛疲劳,达到短暂改善视力的效果。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生曾流芝说,这些手段只能暂时缓解眼部疲劳,使孩子短时间之内“看清”,对治疗近视其实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在正规医院,医生首先会对孩子的视力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对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不同情况提出建议。”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近视防控中心副主任唐颖说。

  业内人士介绍,近视矫正属于眼科诊疗范围,正规眼科诊疗机构除了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营业执照,还应获得卫生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相关从业人员也应掌握相应的视光专业知识。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副处长方平原说,近视矫正机构使用和销售的近视矫正仪器如果宣称有诊疗效果,应按二类医疗器械标准纳入管理。

  在重庆沙坪坝小学附近的一家视力康复中心,店内只有一位穿白大褂的男性工作人员。当记者问店内是否有专业背景的医师时,工作人员先是吞吞吐吐,最后表示自己“曾在郑州参加过视光科学培训”。当记者询问店内的热销产品视力恢复仪是否有医疗器械相关许可时,工作人员称还需要向店长了解。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视力矫正机构只是在工商登记注册,缺少诊疗资质和专业人员。“我们只是卖按摩产品,又不是医院,不需要眼科医生。”成都一家近视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说。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的机构视力检查暗藏猫腻。孩子初来检查时,工作人员故意把视力表缩小或加大检查距离,让检查结果不那么“好看”。等孩子治疗后再次检查时,把视力表的距离拉近,或者允许孩子眯着眼睛反复多次辨认,制造出近视明显减轻的假象。

责任编辑:杨金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