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奇闻异事
搜 索
争宠退化成婴儿 9岁女孩越长越小
2018-07-13 16:24: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二孩时代对过去几十年家庭教育理念提出挑战

  父母生二孩,导致老大焦虑不满,甚至以死相逼的例子,近年来并不鲜见。此前,有媒体报道,青岛一所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称,班里有七八个孩子搞了个“反弟弟妹妹联盟”,集体抵制父母生二孩。还有一位4岁男孩给弟弟起名“多多”——多余的多。

  “妈,我今儿就把话撂这儿了,你要是敢生二胎,我就敢死!”不久前,一位小男孩哭着以死威胁妈妈不生二胎的视频在朋友圈走红。而湖南邵阳一位15岁女孩干脆直言不讳地告诉父母:“你们敢生二胎,我就马上给你们添外孙。”

  有人认为这是孩子在虚张声势地表达不满情绪,不必太当真。但孙凌认为,父母应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如果童年时期这种负面情绪持续时间很长且无法及时调整,很可能会导致极端行为,“不仅影响其今后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问题,甚至可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家里兄弟是否和睦的小问题。赵利民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孝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关系到整个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

  “孝悌”观念一直深受儒家重视,代表着任何人际关系都不可替代的亲情关系,这也是千百年来深入中国人骨髓血脉的文化基因。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可以说,“孝”和“悌”是一种并列关系。“孝”指的是长幼之间,年轻人对长辈要孝敬和尊敬;“悌”指的是同辈之间,年幼者要尊敬顺从兄长。

  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儒家思想重视“仁”和“礼”,赵利民进一步解释说,“仁者爱人,孝悌也是仁的根本;而礼即秩序,礼貌就是建立在秩序基础上的。因此孝悌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秩序的含义。”

  他认为,中国人谈家国,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倘若家不能齐,如何能“治国平天下”?孝和悌,则构成了家的主要关系。因此,在家里处理好“孝”和“悌”的关系,才能由己推人,扩大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气,让社会运行更有秩序,国家治理更讲规范。

  他也看到,眼下“悌文化”缺失,“不仅发生在中国,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全球性的低出生率、少子化,使得兄弟姐妹的关系在减少。这个问题在中国可能更加显著一些,持续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人们开始淡忘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关系。

  如今的孩子已经是“独二代”,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习惯了独占父母和祖父母等多个大人的关爱。当中国迎来“二孩时代”,这些被捧在手心的“独苗”,必须学会面对一个新的变化:要与新来的弟弟妹妹分享大人的爱。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挑战,也是对过去几十年家庭教育延续下来的理念提出了新挑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金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