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0月24日电题:全球三分之一毛绒玩具供应量是如何炼成的——江苏扬州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探索
全国总量一半、全球总量三分之一,这是江苏省扬州市创造出的毛绒玩具供应量。
自2016年跻身“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以来,扬州市越来越多类似毛绒玩具这样的“小行当”正在变身“大产业”。
做好“配套”,人人“触网”
下午两点,扬州北郊西湖镇金槐村的卞明华家中,传来一声声胶带撕拉的声音。客厅的地上整齐摞放着毛绒摇摇马,房间里还不时传出淘宝“滴滴”的声音。“最近生意挺不错,这是在给浙江的一个老板打包、发货,你们稍等我一会儿。”卞明华夫妇俩一边忙一边向记者解释。
卞明华开网店卖玩具已经有八九年,“过去网店是副业,后来生意越来越好就专职做了。”她说,如今自己创建了“蓝鱼”玩具品牌,从10年前年收入三五十万元,到如今销售额近2000万元,纯利润约10%。
西湖镇镇长马九圣介绍,过去这里遍布玩具手工作坊,传统行业‘触网’后富民效应显著。如今,金槐村常住人口3000余人中已有超过2000人从事玩具电商行业,覆盖了生产、包装、接单、物流、后勤等全流程。
1000多家注册玩具企业,15万多名从业人员,毛绒玩具是扬州最为经典的产业。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毛绒玩具产业链涉及原材料、设计、制造、电商、物流、品牌推广等多个环节,要全面系统梳理每一个环节,既要拉长产业链,也要壮大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针对玩具行业,扬州的镇村两级政府每年组织村民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并推动建设物流园区、特色产业小镇等,营造更好产业发展环境。据统计,借助电子商务,扬州毛绒玩具产业规模加速扩张,产业链业态较过去更加丰富,仅线上年交易额即达到了70亿元。
解决“痛点”,引“凤”来栖
作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3年示范期内将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6.6亿元,撬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数十亿元。然而,对于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扬州市财政局副局长罗庆寿认为,要补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关键项目上去,“对于毛绒玩具业而言,创意就是这个关键点”。
一年多前,浙江大学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邗江分中心的负责人李佳润怀揣着创意改变玩具产业的理想来到扬州,却被盗版横行一伤再伤。痛定思痛之后,她与北京一家公司合作创办了“玩具创意宝”平台。
李佳润说,恶性竞争、血拼价格都降低了行业发展的速度和层次。“玩具创意宝”为玩具企业、设计师提供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平台。设计师将设计方案上传,通过全程“留痕”为每个创意留下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凭证。“项目从扬州毛绒玩具礼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奖金和扶持政策。现在已吸引3000多件设计作品,500多家企业前来‘淘’设计,越来越多的商户逐渐接受购买作品版权来生产玩具了。”
“一个地级市哪来那么多创意资源?”罗庆寿感慨,“玩具创意宝”在解决好行业痛点的同时集聚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设计师资源。
此外,扬州还打造了玩具礼品设计服务平台、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旅游的文创设计平台等,通过举办专项赛事集聚优质设计资源,实际上起到了柔性引进人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