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社会万象
搜 索
现实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三代师生成同事
2017-09-10 16:06:22 来源:华龙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年轻时的黄怡老师和学生在一起重庆市育才中学供图华龙网发

  2

  亦师亦友亦长辈教育路上收获知心引路人

  得知学生张晶晶成为自己的同事,黄怡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很惊喜,也很幸福。同时,她也一再对张晶晶嘱咐,未来教书育人的道路会很辛苦,但我们要不怕苦,能吃苦,还能勇于创新,敢想敢做。黄怡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张晶晶的这条路她太熟悉了,甚至可以说,她在这个二十来岁的小女孩身上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

  黄怡曾是育才中学1995级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她也成为了育才教师团队中的一员,幸运的是,曾经教过她的老师宋锋还成了“结对帮扶”的师傅,两人同是教英语,在十几年的同事生涯中,两人甚至有过同一个年级,同一间办公室的巧合。

  “二十几年前,宋老师就是全英文教学,流利而标准的英语口语让我印象深刻。”黄怡称宋老师是师傅,三年“结对”时光还历历在目,宋锋上课的风格深深影响到了她,学生张晶晶都还在说,“黄老师当时也是全英文授课,刚开始听她的课,我们感觉很懵。”

  三年推门听课,只要有空,只要授课内容不重复,黄怡就会在教室后面继续当学生,认真听她崇拜的宋老师讲课。“宋老师的课是模仿不来的,她在课堂上太有魅力了,跟学生的互动永远都那么恰到好处,节奏把握可以用行云流水来形容。”黄怡称,直到现在,宋老师对学生听写的那一套她都没有完全学会。

  近二十年的执教生涯,黄怡特别感谢宋锋,“不管问什么问题,宋老师都会和盘托出,从不保留;不管哪种授课形式,宋老师都能处理得不急不缓,这就是艺术。”黄怡对宋锋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这位“引路人”在她心中有着亦师亦友亦长辈的地位。如今,两人不仅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也一起分享,如同闺蜜。

  学生时代的张晶晶(前排左三)和黄怡老师(前排左二)合影重庆市育才中学供图华龙网发

  3

  三代师生同台40岁开始的缘分妙不可言

  张晶晶入职那一年,黄怡整好40岁;黄怡成为宋锋的“徒弟”那一年,宋锋整好40岁……不偏不倚,缘分就是这么美好,三人坐在一起互诉衷肠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似曾相识。

  “黄怡当学生那会就特别乖,是很有智慧的女孩,善于学习。”宋锋说,令人欣慰的是,黄怡在教学上早已出师,甚至还自成一派,在英语教学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

  从1983年走进育才以来,到现在站上讲台近35年了。对于当老师这件事,宋锋有着自己的执着,当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她所有的选择都是师范院校,可以说在生涯规划上,她没有想过除老师以外的职业。

  凭着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始终保持一颗初心,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当一位好老师。就拿黄怡说到的全英文教学来说,这是宋锋第一天走上讲台就坚持到现在的原则,从未改变过。“35年前,全英文讲课的老师并不多,而且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听得懂,但是我从不降低标准,要让学生慢慢适应这种课堂氛围。”宋锋称,语言的学习就是要有环境,多听自然能明白。

  在学生们看来,年过五旬的宋老师,简直就是“不老神话”,永远都有一颗难得的“少女心”,学生们尤其喜欢上她的课,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一节课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课后,宋老师还会跟学生谈论NBA比赛,那些球星的名字她如数家珍,当下的流行词汇、热门影视作品都是她涉猎的范围,“要了解学生就必须知道他们在关注什么,这样才能产生话题的共鸣。”宋老师说,教书这么多年,她始终都认为教师应该放低姿态,“老师的态度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这样他们可能会怕你、敬你,但不爱你。”

  今年这个教师节,是宋锋在学校的最后一个教师节,即将退休的她对讲台仍珍惜如初,同时她也舍不得并肩作战的同事,看着后辈们青出于蓝,她欣慰不已。她的学生们都相信,这位眼里有光的教育人,哪怕是离开了一线,也会继续优雅地影响着其他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