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自主用药
虽说,现在确诊注意力缺陷后首选药物治疗,但王瑜医生并不赞成家长自主用药。
临床上也遇到过一些家长,孩子还没带到医院看过,药倒是已经吃过不少次。尤其是考试前,为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就给孩子吃药。虽然,偶尔吃一两次药不会有大问题,但要注意的是,孩子容易分心并不都是注意力缺陷的问题,一些其他神经系统的疾病,也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正确的做法是到专门的科室做检查,确定原因后再考虑怎么治疗,而不是自行用药,以免掩盖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耽误治疗。
说到药物治疗,不少家长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是否会形成药物依赖。针对这个问题,王瑜医生坦言,注意力缺陷的药物治疗方案的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并非依赖,而是“必要”。就好像近视眼一样,眼镜必须戴,因为不戴就看不清。注意力缺陷也是如此,有些孩子因为大脑前额叶发育不成熟、神经递质失衡,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这种情况下,目前可以改善的方法就是药物。
当然,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青春期后,随着大脑发育完善,注意力缺陷这个问题会自行改善。 “可这就变成一个被动等待的过程,青春期前落下的又如何补上?”王瑜医生认为,在药物没有严重副作用的前提下,以此改善孩子注意力缺陷的症状并无不妥。是否需要用药,医生会有一个专业的判断。一般用药的孩子,一年后会再做评估。
当然,药物治疗之外也可以做一些辅助治疗,包括行为矫正训练、父母、教师培训、心理咨询辅导等。“儿童医院儿保科医生每个月都会为多动症儿童家长的家长做健康讲座,告诉家长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的表现和危害,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和家庭干预等等。”王瑜医生说,多动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大家共同努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