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东的李阿姨来武汉帮独生女儿带伢。把大宝带到了上幼儿园,女儿又添了二宝。三年带两孙,压力太大,李阿姨得了中度抑郁症。
3年连带两娃
外婆两个月暴瘦十多斤
63岁的李阿姨是山东人,退休后的生活原本充实又轻松,上上课跳跳舞旅旅游。
4年前,大学毕业后留汉工作的独生女儿生了孩子,李阿姨就时常来武汉小住,和亲家母轮流带孩子。去年大宝进了幼儿园,李阿姨以为可以喘口气了,结果女儿又怀上了二胎,想让李阿姨接着带二宝。
尽管在武汉住不惯:买菜听不懂武汉话,离开老伴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但拗不过女儿,李阿姨还是答应了。
二宝3个月时,女儿上班了。李阿姨又管孩子又忙家务,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晚上还要带孩子睡觉,也不敢睡太沉。
时间一长,李阿姨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吃东西没胃口,经常头晕心慌,两三个月下来瘦了十多斤。
原来是问题堆积累出“心病”
女儿带着李阿姨做了很多检查:胃镜、查心脏,但都没发现问题,最后她们找到武汉市心理医院。
睡眠治疗中心主任张昌勇详细问诊后,给李阿姨做了量表测试,结果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老人身体上的种种不适,都是心情焦虑抑郁的表现。”?
“现在带孙辈真累,责任全都在自己身上,一天到晚都要盯着,生怕有个闪失。”趁着女儿出去接电话,李阿姨忍不住跟张昌勇吐槽,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遭到女儿女婿埋怨。更让她憋屈的是,经常会为养育问题跟女婿起争执。
三成老人带孙子出现情绪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主力军”。
“现在老年人因为隔代带养带出情绪问题的,还真不在少数。”张昌勇向记者透露,现在每天要接诊三四十个睡不着的老人,追问发现三成都跟带孩子有关。
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科主任冯少慧说,带孩子是个辛苦活,孩子晚上哭闹、喝奶、换尿布、踢被子,加上老人本来睡眠质量就不好,整天提心吊胆,更是容易因焦虑导致失眠。
冯少慧指出,老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生活习惯、育儿理念不同,一旦沟通不畅,老人各种情绪就都来了。
网友议论:两代人都不容易,相互体谅。
有的网友说,老人没有义务帮子女带孩子,“心疼老人”。





有的说,现在年轻人也不容易,不是不想带孩子,而是现实压力没法子。




还有很多网友表示,两代人要相互多体谅,老人如果身体好,能帮就帮,不能帮也不要勉强。




专家观点
隔代抚养问题多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青少年教育专家尹邓安教授指出,大量调研结果显示,在我国70%的“隔代抚养”都不成功,有相当比例存在个性缺陷和社会适应能力欠缺。
他解释,老人对于孩子的生理保育多于培养教育,使孩子形成了骄横、任性的性格,长此以往,被溺爱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管教抵抗,并与之疏远。
武汉市心理医院儿少病区主任马筠强调,父母与子女的互动能够促进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社会适应性、学业成就、健康情感的建立,这通常是老人难以完成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博导王高华教授认为,养育孩子应是年轻人“唱主角”,老人“搭把手”,当育儿观念发生分歧时多沟通,老人最好尊重年轻人的意见。

贴心建议
睡眠治疗中心主任张昌勇呼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单位都有专门的托儿所,“二孩时代”社会相关部门和民间机构可以多增加幼托机构,这样也可以分担和减轻老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