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社会与法
搜 索
从“小朋友画廊”看体验式公益
2017-08-31 23:27:25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丁依霞

  近日,一个名为“小朋友画廊”的公益项目火了:热心网友纷纷在朋友圈晒出他们的爱心行为,形成“最美刷屏”。

  “小朋友画廊”公益项目旨在帮助患有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等精智障碍的特殊人群,为他们筹集善款以改善生活、实现价值。网友们通过朋友在微信平台分享的相关信息,进入H5画面就能看到来自25位“小朋友”的36幅画,捐助一块钱,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画下载作为手机桌面,还能听到来自创作者的感谢录音,以及留言互动。

  这种看似朋友圈的社交活动,实际却是慈善行为:网友每购买一幅“小朋友”的画作,就相当于向该公益项目进行了捐赠。作为体验式公益的一种形式,“小朋友画廊”是成功的,在“病毒式”传播中成为了互联网爆款和时尚。有网友表示,真的太暖了,整个朋友圈都在发光,更有学者将其称为“一个现象级公益传播案例的诞生”。

  “小朋友画廊”展示了体验式公益的图景,带给我们的启示包括且不仅限于:

  第一,公众的信息接受习惯已发生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众对信息海洋中大量雷同的信息己经变得“麻木”,“新奇的”、“好玩的”的信息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从虚拟到真实、从有趣到改变”成为公众参与互联网社会并实现自我效能的期待。在“小朋友画廊”中,公众只需动动手指,分秒之间“扫码、捐赠、生成页面、转发朋友圈”一气呵成,而且是个性化专属署名页面,参与门槛很低而用户体验极佳。在这次公益和互联网的跨界合作中,公益场景得到了最大化的拓展,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手做公益,表达善意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公益活动需要新的叙事方式。传统的悲情公益和单一的慈善宣传已经让公众“审美疲劳”,体验式公益这样“寓公益于娱乐”的全新形式满足了他们“快乐公益”的需求。“小朋友画廊”公益项目,没有直接将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等充满悲情色彩的描述作为传播卖点,而是以“小朋友画廊”为标题,以充满童真和美好的的画作为载体,巧妙地将“美好绘画”与“精神障碍”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汇结合起来。这种克制且恰到好处的表达,暖心而不悲惨,独特而直击人心,能够自然而然地激发公众的善意和善行。

  第三,好的公益活动有着巨大的连接力量。近年来,一系列“诈捐”、“逼捐”等行为,以及长期以来公益组织存在的透明度问题都无一不打击着公众的慈善信心。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帮助他人的意愿和能力,靠谱的公益活动就成了他们的诉求。“小朋友画廊”公益项目由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发起、由具有公募资质的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负责善款接收,依靠微信平台“强链接关系“的“三度影响力”(即我们的言行会在网络上泛起涟漪,影响我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发挥出巨大的连接力量,最终实现“参与人次近600万、募集善款逾1500万”的好成绩。

  体验式公益的美好或许就在于,你的一个小小善举不仅满足了自己的爱心,也感染着你的朋友,甚至还可以改变他人的一生。(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