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焦点新闻
搜 索
95后陆续入职:慢就业观兴起 专家建议合理定位
2017-08-29 11:08:14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不就业:人生很长,不着急工作

  毕业于广东一所985高校的刘子枫,在今年1月参加校招失败后,决定先放弃工作,用一年的时候“远走他乡”。

  “大学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到处旅行,但我家是家教比较严的,旅游可以,但不允许我旷课或者请假,所以只能趁着寒暑假出去玩。”刘子枫说,从小到大,在高校任教的父母都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而自己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过,“我大学期间成绩一直都很好,还拿过奖学金。”

  大四上学期,按照父母和他一起进行的选择,他向一家知名大企业的校招投去了简历,正是这一次招聘,改变了他对工作的看法。

  “当时一面的时候,我去得比较早,就在面试办公室的附近逛了逛,看到那些在工作的人,都是面无表情的对着电脑,我就觉得我是受不了的,至少现在是受不了的。”“一面”顺利过了后,刘子枫开始思考自己对于工作的真实看法。

  “我也和父母说了,说我不想一毕业就每天待在办公室里,一年就盼着几天的假期。”刘子枫说,自己的家庭条件还算宽裕,而自己本身上学就比较早,毕业也比较早,对于他想“2018年春季再就业”的想法,最终取得了父母的同意。

  做出这个决定后,刘子枫没有参加接下来的招聘面试,而是开始筹备自己的旅行计划。过完年不到一个月,他就已经站在了南半球的土地上,来到了自己一直很喜欢的新西兰。

  到今年8月,除了端午节在家待了两个星期外,刘子枫几乎一直都在外面旅游,“先去了新西兰,然后从新西兰去了澳大利亚,这一程玩了差不多2个月。”

  今年暑假,在同学们都纷纷在朋友圈晒出“工作名片”时,刘子枫正在土耳其游玩,他坦言,看到同学们都已经开始工作了,自己确实会有一些压力,“偶尔会质疑自己,不知道这样任性的放弃了应届招聘的机会到底对不对。”

  刘子枫说,他经常会和大学的好友聊天,有的好友会羡慕他如此洒脱,有的好友则劝告他尽快回国找工作。在寻求不到心里安慰的时候,他反而更加看清了自己的想法,“我后来想清楚了,人生的路很长,工作的机会有很多,但可以体验世界的机会并不多。”

  但刘子枫表示,原本计划明年春季再找工作的他,现在打算提前半年,“在今年秋季的时候找吧,避开下一波的毕业生。”

  2016年,QQ浏览器发布了一份2016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大数据报告“95后迷之就业观”,里面指出,有48%的95后毕业生选择“不就业”,其中4.8%的人选择的是“间隔年”,就是指在毕业以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旅行,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一样的生活。

  近年,随着“间隔年”的逐渐兴起,受到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关注和学校的支持,很多尚未做好准备的95后毕业生选择以“间隔年”的方式去思考未来。

  特殊就业:挣扎,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尽管大多数95后毕业们对于就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超过半数的95后选择的毕业关键词为“迷茫”,毕业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工作不理想”和“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对此,余熙深有感触,“大学专业一直不是我向往的,总是想在工作这个关口再最后做一次挣扎,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却又不知道怎么使劲。”

  毕业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周梦洁,曾经也面临着容易的矛盾。“当时报考专业时,因为这个专业录取分数最高,而选择了它,但后来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做新闻,更喜欢写小说、剧本或者影评。”

  大学期间,在同学们都相继去一些报社和电视台实习的时候,周梦洁则窝在宿舍里写小说和剧本,并创办了一个公众号来发布自己的连载小说,虽然读者并不多,但她一直坚持更新。

  今年4月,还未毕业的周梦洁,选择了远离南方老家,独自一人到北京发展,她明白,如果想从事影视、剧本创作等方面的工作,在北京会有更广阔的舞台,“还有一点就是父母不会对我的工作干涉那么多。”

  初到北京时,周梦洁投了几家影视公司,并附上了自己创作的剧本,但都石沉大海。迫于工作的压力,她选择了一家新媒体公司做运营,“虽然工资不太高,但能先保证我在北京生活。”

  “而且工作不是特别忙,所以我也有时间在上班的时候写剧本或者影评,后来被一些微博的大V给转载了,还有公众号专门约我写影评。”随后,周梦洁又给一些制作网络剧的影视公司投去了自己的剧本,也意外获得了回应。

  在通过约稿和剧本获得了一些收入后,周梦洁决定辞掉工作专心来写剧本和影评,“虽然收入不稳定,而且工作比之前要辛苦,经常要赶稿赶到半夜,但这些工作都是我喜欢的,所以也不会觉得累。”至今,自己辞掉工作的事情,她都还没告诉父母。

  今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的莫子豪,也没有选择像其他的同学一样参加校招拿offer,而是参加了妆容造型技术的学习。

  “刚上大学就一直比较关注时尚行业,感觉创造美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莫子豪告诉澎湃新闻,由于在大学阶段学习的是广告学,平日里有摄影和平面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这为自己想从事的行业(妆容造型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莫子豪说,现阶段想先学习一段时间,等学习结束后找一份相关的工作积攒一些工作经验,等未来能力后,会选择出国深造,“也有开工作室的打算,或者希望能参加国际团队到国外的时装周后台做秀场造型。”

  尽管莫子豪计划得比较好,但他也明白,妆容造型设计行业的工作比较不稳定,如果想要爬到行业的顶端则更艰难,因此,莫子豪的母亲也多次反对莫子豪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被儿子的坚定信念打动,就没有再反对下去,“我觉得,我尽力去学,能走多远走多远。”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