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享”推动全民健身
针对共享运动仓,健身爱好者的看法同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共享运动仓就像一个私人健身房,没有“私教”的推销、没有他人的烦扰,可以无忧无虑地跑步。有的人则觉得,运动是件开放的事情,需要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才有效果、才能快乐。
小马说,共享运动仓的概念很吸引年轻人,就像共享KTV、共享睡眠舱一样,满足了“空巢青年”一个人狂欢的需求。当然,正如共享睡眠舱因卫生和安全问题被叫停一样,共享运动仓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需要在布局、设计及配套等方面更加合理多样化,适应更多人群。
可以说,共享运动仓的出现,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的健身“痛点”。专家指出,从消费市场来看,共享健身房存在市场需求,但离满足专业运动仍有一定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共享运动仓可以作为专业健身的有益补充。但要想改善体质,实现减脂、增肌等目标,还是需要有系统的计划、专业的指导、多元的项目。
从共享篮球到共享运动仓,“共享+运动”的概念结出了更多的硕果。有关人士建议,全民健身应拥抱“互联网+”,以“共享”的理念为卖点,吸引更多人参与运动健身。同时,政府也应当联合相关企业,通过类似的共享产品,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和“农村5公里健身圈”,为百姓提供丰富的公共体育服务。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