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焦点新闻
搜 索
暑期诈骗案多发:骗术“更新”没钱也“中招”
2017-08-18 09:15:5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李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的?

  在该案中,不法分子是利用窃取的个人网购信息行骗。那么,你的网购信息是怎样泄露的呢?

  据介绍,当前,从公安机关查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情况看,不法分子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一是网络黑客通过技术手段窃取单位或企业存储的公民信息;二是通过招聘、婚介、办理会员、送礼品等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渠道获取;三是利用假冒网站链接骗取事主信息;四是利用“伪基站”设备发送虚假链接方式窃取公民信息;五是各行业内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窃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同时,不法分子利用QQ群、黑客论坛等网络平台,使用网络电话、虚假身份等进行联络,通过网银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交换公民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要对个人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进行差异化设置,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

  暑期兼职忙谨慎莫上当

  暑假期间,正是学生的求职季,不法分子经常在网上发布“报酬丰厚”的虚假招工信息,骗取会员费、升级费、培训费、资料费、押金、保证金等。

  案例

  7月18日,事主房某在网上发布简历找工作,下午收到短信要求其下载某语音软件进行工作安排。事主在语音软件与对方交谈,对方告知事主已被某企业录用,先后以交保证金、档案费、授权费等为由要求事主转账,当事主通过支付宝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转账1219.22元后,被对方拉黑。

  手法分析:

  不法分子在网站或社交平台发布“报酬丰厚”的虚假招工信息,一旦事主听信,按其指引操作,不但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反而还会被对方以会员费、升级费、培训费、资料费、押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忽悠”,不断地按照对方要求转账汇款。

  案例

  8月初,陆某在网上兼职刷单,按对方指引下单购买商品,刷完第一单后,对方按约定返还了本金和佣金。陆某开始刷第二单,支付后对方又称第二单有三个任务且每个任务内含多个商品,要求完成三个任务后方可返还本金和佣金。陆某前后共支付24000元,对方仍要求其继续刷单,此时陆某才发现被骗。

  手法分析:

  骗子冒充购物网站商家,发布刷单、刷信誉兼职信息,诱骗事主购买网站中的虚拟货品以完成刷单任务,并称完成任务后会有高额佣金。事主完成任务后,会被骗子以各种名目要求其完成更多任务,事主一旦要求退款或索要酬劳就会被拉黑。

  案例

  7月初,林某在网上兼职,对方称只要交押金1000元并在电脑上打开对方发来的软件挂机,就可每天领取工资25元,介绍5个人入群或再付5000元押金,每天就能拿工资50元,做满一定时间后可退还押金。林某多次转账共6000元后,对方将其拉入所谓的工作群。两天后,对方以系统维护为由停发工资,并将林某踢出微信群,押金也没有退还。

  手法分析:

  骗子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任务是发布推广信息或软件挂机,以每日结算为诱饵要求事主先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并极力鼓动事主以介绍身边人入群的方式赚取人头费,当事主交钱完成了几天任务后,该群即被解散。

  反诈中心民警提醒

  “日赚千金”不可信,网络招工多陷阱,张口要钱是骗局!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费(报名费、资料费、体检费、服装押金、上岗前培训费等)都属于违法行为,找兼职工作应通过正规途径,多方核实招聘单位的真实性,不轻信“回报高、收益快”的美丽谎言。

责任编辑:杨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