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社会热评
搜 索
徐义闯:“实习证明”成生意,谁之责?
2017-08-09 14:09:57 来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义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每到暑期,就是学生实习的高峰期,部分网络电商平台出现“实习证明”交易,售价普遍在数十元至数百元之间,并可根据购买者要求进行“私人定制”。此外,根据实习证明中单位、公章、评语的不同,售价也相应有差异。有卖家称,每年到8月份左右,都能接到不少问询,其中绝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8月8日《新京报》)

  常言道:“没有买卖便没有伤害”。暑期还在进行时,而作为暑期核心作业的“社会实践”俨然蜕变成一张张可以公开叫卖的“实习证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私人订制”实习证明,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勾兑像雪片一般飞往南北东西,良善初衷的“社会实践”课俨然在不少人眼中流为一种形式,一个可以轻松应付的包袱,岂止是“社会实践”的悲哀!

  平心而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诸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的古训言犹在耳。大学生青年本可以利用暑期的时间,参与到本行业、专业的社会实践中去,到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不仅仅能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应用,也是“知行合一”的本质要求,更进一步说,对于以后毕业就业、以至于人生事业的发展,都是受益匪浅、终身受益的。

  而暑期“实习证明”之所以成为香饽饽,不外乎二个缘由:一则有的学生或忙于考研复习,或社会资源缺乏,没空或不能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而学校对“实习证明”的要求是刚性的,不可或缺的毕业门槛,不造假该如何?二则学校对学生暑期的“社会实践”作业不是倡导性、鼓励性要求,而是强制性的,甚至与是否能顺利毕业挂起勾来,在这个层面讲,那些不具备条件或挤不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算不算被学校“逼良为娼”?

  不难看出,是谁促使了网络平台制假贩假生意的红红火火,到底是学生们急于用一纸虚假的“实习证明”来论证自己不虚度光阴?还是学校方面管理上面简单、机械,唯“证明”是信呢?相信读者不言自明。

  虚假“实习证明”对学生们而言,是自欺欺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个毫无疑问,而学校方面为“证明”而“证明”的暑期社会实践管理方式,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了呢?

  实际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检验一个学生暑期是否真的参加了实践活动,“是鹿是马拉出来溜溜”,甚至是一举手一抬足都能窥探出究竟的,何需那一张难辨虚实的所谓“实习证明”呢!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义闯

责任编辑: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