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社会万象
搜 索
全球首例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产“重量级”幼仔
2017-08-07 09:58:36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他接过了中国大熊猫第三代科研者的接力棒

  被当成“情敌”爬树和熊猫“对吼”

  现在,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泽钧,接过了中国大熊猫第三代科研者的接力棒。

  张泽钧24岁时师从胡锦矗,今年是他“抱着熊猫过日子”的第21年。多年来,他在拓展完善咬节法的同时,还研发了随机节点法等大熊猫调查特有的研究方法。

  更多的时候,他像“野人”多过科学家。野生大熊猫往往生活在原始森林中,每进山一次,他都会把自己搞得胡子拉碴、衣衫褴褛。“大熊猫平时看到胖嘟嘟、慢吞吞,乖得很,但到了发情交配期就会性情大变,脾气暴躁。”2009年3月,他带着团队在佛坪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发现观测点对面的山坡上有熊猫在打斗,“根据经验判断,它们可能是为了争夺交配权。”

  张泽钧悄悄尾随熊猫上了山。原始森林里落叶厚厚铺了一地,一个不小心,脚下的叶子被踩出了沙沙的响声。2只大熊猫顿时警惕起来,其中一只立马把他也当成“竞争对手”,转身就来了一个“回马枪”。

  山坡上无处可躲,情急之下,张泽钧迅速爬到了旁边一棵大树上。此时大熊猫转“攻”为“守”,一屁股坐在了树下,并对他开始了“狂吼”。“莫办法嘛,我也怕它爬上来。一着急就跟它对吼起来了。”一人一熊猫,隔着一棵树相望,张大了嘴比谁的声音更大,这个场面想象一下似乎很萌,在那一刻却性命攸关、千钧一发。不久后,大熊猫吼累了,也可能发现这个“情敌”没什么威胁性,转身离开。危机解除。

  2016年,张泽钧和其他数名科学家一起,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数据——野生大熊猫种群长期生存所需要的最小栖息地面积为114.7平方千米。这对野生大熊猫小种群的科学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