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篇
一些“候鸟”无人管
假期“空心”很无奈
假期到了,在城里流动的“小候鸟”们是怎么过的?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船房社区、华昌路社区、迎春巷等一些流动儿童比较聚集的地方……
喜爱心驿站搞活动
在华昌路社区,爱心驿站的社工们,暑期间一直在开展才艺、公益、志愿者等方面的活动,小志愿者们最近正在进行一个名为“一勺米计划”的爱心活动。社工们通过发动朝阳志愿者分组入户,向居民募捐“一勺米”,“积少成多”,将小爱汇集成大爱,并联系爱心商家将米熬成粥,并赠予不同群体的居民。小朋友们不仅参与活动,还要写出总结。
儿童之家欢乐多
在船房社区“儿童之家”,记者到达时,发现孩子比较少。据社工杨女士介绍,最近经常组织孩子们参与夏令营,记者到时大家刚刚解散回家了。但是“儿童之家”在假期之间比平时人少一些。“‘儿童之家’的活动还是非常多的,有的时候都感觉有些超负荷了,就是为了把孩子的心收拢来。”杨女士说道。
忧王者荣耀有“毒”
新闻里社区迎春巷,记者看到3个孩子围坐在院子里的花台上,一人主玩,两人围观,玩到“忘神”。不远处的5个孩子,坐在墙脚讨论着“如何升级白银、黄金级别”“如何购买皮肤”。记者随后在多个社区都看到,基本上所有拿着手机的男孩子,无论大小都在玩王者荣耀。
无所事事闲溜达
在船房社区的河边,记者看到3个出来闲逛的小孩,大一点的孩子告诉记者,他们3个都是四川老乡,爸爸妈妈都在外面做生意,平时也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其中一个小朋友告诉记者,每天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打游戏,实在无聊了就约着出来逛逛。
探析
社工人手不够吸引力也不足
在华昌路社区,社会工作者廖女士向记者表示,他们基本上是两个人服务一个社区,已经在超负荷工作。目前,他们就在寻找能够覆盖英语这方面知识的义工,但是既要懂一些教育方面的技巧,同时在英语口语方面又不错的合格义工却很少。为了解决人手问题,社工一边向社会招募大量的志愿者,一边锻炼孩子们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一些懂事和守纪律的孩子参与管理,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
船房社区“儿童之家”的杨女士则告诉记者,“儿童之家”一到孩子放假,孩子反而更少。他们也想做更多好玩的活动,把孩子们吸引过来,但是安全问题却是把“枷锁”,“本来想带孩子出去参观博物馆或者天文馆,但是孩子家长无法陪同,安全风险高,‘儿童之家’承担不了责任。”
建议
防止孩子假期空心化
针对流动儿童问题,我省教育专家余允珠建议,我们的服务应该是福泽大多数孩子,而不是惠及少部分孩子,因此要大力发展社工、义工这两支队伍,这两支队伍是我们孩子在社会上可以依靠的力量。
此外,余允珠认为,在假期中,孩子们的饮食、交通、生命安全应该成为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家长要告诫孩子们交友须谨慎、安全需自重、玩乐要有度。社会也要对一些网吧、不良游戏厅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