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的高温天气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白天受太阳短波辐射的影响,地面温度会逐步上升。同时,在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一定的下沉增温效应。在辐射增温和下沉增温的综合作用下,就会导致高温天气的出现。北方出现的高温天气是由于受大陆暖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高空盛行下沉气流,白天地表升温快。
华北地区高温热浪天气主要集中出现在6、7月份,占高温天气的90%;华东地区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7、8月份,以7月中旬出现频率最大;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主要集中在7、8月份,分别占高温天气总频数的85%、78%和80%。
高温天气以增多为主
东南及中西部增加显著
最近50多年,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高温天气是如何变化的?
中国整体夏季平均高温天气以增多为主(图1),尤其在我国东南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增加最为显著。
高温天气减少的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华北部分地区,可能原因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该区域气溶胶的增加,大多数的气溶胶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外部空间而具有冷却作用,以此会导致高温天气的减少;其二,该冷却趋势与平流层温度变化以及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相互作用有关,对流层中上层存在正的温度梯度以及东亚夏季风增强,导致在华北地区云量增加,不利于高温天气的发生。
中国整体的夏季高温日数从1960-2012年在波动中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三个高温天气的频发区域:新疆地区、东南地区和川渝地区,夏季高温天气显著增加,每十年分别增加0.92、1.70和1.80天。三个典型区域夏季平均高温天气的年变化存在各自的区域特征,总体均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末,高温日数波动式略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温日数稳步上升,增加较为显著。
根据数值模式模拟的结果,未来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高温热浪天气将变得更强、更频繁,持续更久。
全球高温气象灾害急剧增加
伤亡人数增幅超2000%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所引起的显著热岛效应,使得全球范围内的高温热浪天气日益频繁。高温天气作为一种严重气象灾害,其危害是多方面的。
高温热浪的频发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使人体不能适应环境,超过人体的耐受极限,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造成大量的伤亡。高温天气引发的伤亡率在各类气象灾害中位居前列,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高温造成的伤亡人数从1991-2000年的6000人急剧增长到2001-2010年的136000人,增幅超过2000%,远高于所有极端天气(包括高温、冷冻、干旱、洪涝和风暴)总共造成的伤亡增长率(20%)(图2)。

数据说话
北京夏天越来越热数据告诉你这不是幻觉
张永宁尤焕苓陆宁
近30多年,北京第一个高温日出现时间越来越早,高温日越来越多,持续高温越来越频繁。
首个高温日来得更早了
近30多年,北京第一个高温日出现时间越来越早,上世纪80年代,常出现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到21世纪,往往还没到6月中旬气温就蹿至35℃以上,只有两年高温日拖到7月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