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社会万象
搜 索
5000人涌进紫金山观萤火虫 已对萤火虫产生影响
2017-08-01 16:13:58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王子琦 胡兰兰 刘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现场直击

  萤火虫季近尾声,和美图差距不小

  南京东郊的这处萤火虫观赏地已经成为南京夏日的名片,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这里,都想探寻那片奇妙的“梦幻之地”。

  7月25日晚7点,天色渐晚,气温仍保持在37℃。南京风景区一处空地石阶旁,围满了游客。与白天的热闹不同,晚间游人的目的只有一个——观赏萤火虫。

  从上海来的唐先生已经架好摄影机,他从网上发现这里是萤火虫拍摄的“胜地”。一旁的小李和小唐是在南京读书的学生,她们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萤火虫美图后,赶来将摄影机对准了草丛。炙热的天气和繁多的蚊虫,让她们不得不取出扇子,踱来踱去。

  昏暗中,游客也越来越多,不少人手中抓着节点燃的蚊香,空气中飘着驱蚊水的味道。由于景区没有夜间照明,不时有游客打开手机电筒看路,很快就会引来摄影爱好者大喊“不要开灯”。这样的片段,几乎每5分钟就会发生一次。

  紫牛新闻记者观察了两个小时,流萤漫天的景象并未出现,不少游客感叹,“和图片上看到的差距不小啊……”

  熟悉环境的居民对此表示,萤火虫最多的时间是7月中旬,现在观赏已经到了尾声,8月中旬这幅景观就将“下架”,“而且最近天气太热,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它们的活动,想看美景也要看天气的。”

  -专家观点

  人流量越大萤火虫数量就越少

  萤火虫对环境的敏感度非常苛刻,是生态好坏的指示物种。它们受光照和水资源的影响最大,紫金山的水质非常优秀,又有避开城市灯光的黑暗环境,所以会大量出现。

  “近年来,不少环境指标性生物还是在增多的,我住在南京东郊附近,近些年家里的小区都能看到萤火虫,甚至河西这些繁华地段,很多小区里也能看到萤火虫的踪迹。”研究昆虫数十年的张松奎老师认为,“在南京很幸福,全国都没有几个这样的萤火虫发生地。”

  “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大量观萤的市民,对萤火虫数量有一定影响。”张松奎也表示,他曾连续几年站在景区门口测算人流量、再深入山林定点观测萤火虫数目,结论显示,人流量和萤火虫数目宏观上成反比关系。“虽然这只是一个观察的大致数据,但对于萤火虫保护来说还是有意义的。我最近在国外开一些学术会议,也会受邀讲一些国内的萤火虫保护,但是听完了外国介绍的保护措施,我这个心里也没底,因为我们确实做的还不太够。”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