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焦点新闻
搜 索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文化观察:能发表情绝不打字
2017-04-17 08:32:3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政葳 张紫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编者按】

  以“Emoji”表情包为主角制作的《Emoji》大电影将在今年7月登陆美国院线,国内有望引进;近来,引发收视热潮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网友为剧中人“达康书记”制作的表情包也在网上热传,并成为该剧的“流量担当”。如今,源源不断的新“表情”持续出现,表情包文化日益繁荣。本版今天推出“小表情大文化·移动互联网新生态”专题报道予以聚焦。

  从论坛发轫,到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中呈井喷态势,表情包玩转了网络社交圈;从被《牛津英语词典》评为年度词汇的“笑哭”,到兔斯基、阿狸等卡通自定义表情,表情包的形式正在日益丰富;从单一的“小黄脸”到以医生、教师、明星等各行各业人物为题材的表情,表情包的用户逐渐涵盖了行业的方方面面。

  移动互联网时代,表情包已然成为活跃于社交软件上的流行文化,甚至出现了“能发表情绝不打字”的互联网社交文化新生态。表情包背后包含的文化基因,以及逐渐形成的产业链,成了当前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文化新课题。

  1、全民接受的线上交流方式

  看到微信群里发来“表情幽怨的猫咪”表情包,并配着“满脸写着高兴”的文字,90后网友“兔叽酱”被逗得笑出了声。她随即打开自己手机里的表情包收藏夹,从10多页存储项目中找寻合适的表情包回发。

  从总体上看,人们在网络社交上发布的表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抽象化的字母或标点符号的组合,也就是“颜文字”,比如,表示笑脸的“∶)”、表示伤心的“T_T”“QAQ”等;二是社交软件中的各种人脸表情;三是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图片表情。

  图片表情常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再配上简短、幽默的文字,制作成静态或动态图片,用以在聊天中表达特定的情感。这类表情符号常以成对或成组的形式出现,因此被人们称为表情包。

  最新出炉的《中国网民的信息生产及情感价值结构演变报告(2012—2016)》显示,在选择表情呈现情感上,70后到00后间各年龄段用户都有侧重,女性比男性更热衷用表情符号表达情感,北方用户相对南方用户表达更加委婉。

  聊天离不开表情包。表情包等符号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接受的线上交流方式,也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要素。

  2、有效弥补文字表达的缺陷

  1982年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牌上第一次打出“:-)”符号,之后可爱而富于变化的“颜文字”表情在短信文本中传播。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表情包等贴图表情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融合多种元素的互联网文化。

  如今,不少主流媒体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中开始主动使用表情包。比如,去年由“指尖上的中国”工作室创意策划,中国传媒大学头脑风暴设计团队制作的“长征路上小红军”表情包刷屏微博,让网民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深圳南山区委宣传部还推出政务表情包“2.5次元萌系南山文明表情”,通过动画表情传递文明正能量。新颖的创意、幽默的画风,不知不觉间,“表情包文化”逐渐进入主流文化视野。

  为什么网民热衷于使用表情包?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发现,64%的受访者认为,表情包在聊天中的最大作用是“活跃聊天气氛,表达情绪”,49%的受访者认为表情包能够“弥补文字表达的缺陷,便于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

  在浙江工业大学注意力经济学教授张雷看来,表情包是一种最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前常说“短信听不出语气,电话看不到表情”,网上交流更是缺失面对面交流时眼神、表情、语气等要素,很多时候都无法用文字表达准确的含义,表情包的兴起正是弥补了互联网交流中这一部分的缺失。

  山西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周怡帆说,网民在社交网络中使用表情包时,体现出的性格、语言风格等,让同类人有了身份认同。其实,一个个表情包就是一个个故事,知道故事的“梗”,圈子里趋同的人更能猜透互相表达的意思。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