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王某某首次作案骗取了4亿元后,将其中的近2亿元以高利贷的形式放给了安徽蚌埠市的一家企业,在此过程中,王某某结识了某银行蚌埠固镇支行的行长常某。
高忠田: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把将近2个亿的资金,通过行长(常某)贷给了蚌埠的一家企业,并要求这个行长提供担保。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就把这个银行的行长紧紧地拴在他这条船上。
由于蚌埠这家企业经营不善,无力偿还高利贷,而作为担保人的常某也无力偿还。见此情况,王某某故技重施,要求常某与他“合作”,从银行弄点钱出来。常某并没有拒绝,利用银行行长的身份便利,给王某某和同伙提供了作案条件,王某某等人用同一手法,再次从北京一家银行骗取了10亿元的资金,并成功套现。
高忠田:10个亿的资金套出来以后,仅支付中间相关人员的费用,就花掉了1.8个亿,常某作为银行的基层负责人,深知他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会给国家的利益和银行的利益带来哪些损失,但他最终因为欠下了巨额的债务无法偿还,不得不接受王某某提出的条件。
东窗事发潜逃缅甸警方捉拿归案
在银行内部人员的帮助下,王某某及同伙通过伪造印章和材料,就从银行套取了14亿元的现金,而这一惊天骗局又是如何败露的呢?
再次骗到了10亿元后,王某某放松了警惕,不但没有偿还首次作案的银行欠款,还继续把钱都放了高利贷,眼看着4亿元的欠款即将到期,王某某又找到段某想进行第三次作案。
高忠田:到2016年的5月份,首次作案的贷款4个亿的资金到期,他们无法偿还。又采取类似的方法,继续骗取银行资金,但是这一次呢,段某伪造的身份被当地的银行人员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