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校园贷玩虚假购物 “连环套”
刘同学说,他的4万多元贷款,是分别向“名校贷”“分期乐”“优分期”“京东白条”四家校园贷平台贷出来的。这些平台的贷款信息,除了校园里的宣传单外,在一些信息平台和朋友圈里都可以查到。
通过同学们截屏的贷款信息,晚报记者发现,贷款信息显示他们频繁购买苹果及其他品牌的昂贵手机。刘同学道出了真相,其实这是虚假购物套现。
他说,每一个校园贷平台有不同的贷款规则。他们多次选择购买3000多元、1000多元的手机和秒杀平板电脑等方式套现。这些平台让贷款者在购物平台上虚假购物,按商品价格分期还款。
一些平台还设置了“连环套”,第一笔贷款一般是一两千元,分期后,贷款人如果不逾期还款,以后每一期的贷款额度会提高一点,而提高的额度贷款人又可以提出来使用,提升的贷款额度没有上限。
吴同学、代同学称,他们的贷款都是采取类似方式从上述四个平台贷来的。
担忧
雪球越滚越大面临讨债威胁
这些同学说,校园贷的各种利息和相关费用让他们难以承受。比如贷款15000元,实际上能够拿到手上的钱只有12000元,3000元是保证金,如果出现逾期,3000元的保证金就没有了。
此外,提前还款要支付手续费,以代同学的2.5万元贷款为例,提前还款他需要支付手续费748元。
他们最担心的是还款逾期,因为将面临罚息。代同学的借款详单显示,他本期本息应还款941元,而面临的逾期罚息高达315元。
另外,催款还面临催告费。吴同学就面临85元的催告费。
一名已经请父母代为还清款项的同学称,他当时帮忙贷款2000元,李同学还了600多元,剩下的由他来还,今年2月底他还清款项,最后还了2600元左右。他算了算,逾期罚息等费用加起来跟本金差不多。
“我们现在很后悔,都不敢把在学校里贷款的事情告诉给父母,以后我们再也不做这种傻事了。”同学们说,现在他们每天都要收到数条催款短信和电话,催债公司还发短信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