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生态:成本高保养贵服务良莠不齐
据了解,除了进入小区的成本较高以外,维护保养费用高、损耗大,技术、人工投放多,盈利模式不明显等原因,也制约着快递柜在住宅小区的大面积铺设。而且,虽然快递柜省时又省力,但依然有许多网购族并不愿意去快递柜取件:“网上买东西,最怕遇到退货难,快递柜没有办法当面验货,不如送货到家方便。”
“前几年,快递经常压在网点送不出去而‘爆仓’;这几年,智能分拣、电商自建物流和智能快递柜铺开以后,‘爆仓’虽然很少见了,却没想到迎来了‘爆柜’。”广州邮政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物流配套相对于飞速发展的电商、跨境电商来说,确实有点“吃力”,还不够完善,因此传统上“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现在经常被“最后100米”取代。
“简单地靠增加快递柜数量,并不能解决‘最后100米’的问题。”走访中不少市民反映,相对于格子少来说,智能快递柜“不智能”“故障多”“验货难”等服务质量偏低,才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因素。
叠翠园小区的廖先生说:“有一次柜子坏了,我们就打了维修电话,结果让我们等3个工作日,我买的草莓放在柜子里都馊了!”快递陈小哥也表示:“上次我放进去一个件,但是都没有记录。要求开箱检查或是查看监控。服务人员态度也不怎么好,最后我还是自己赔了钱。”
智能快递柜经常处于“快递小哥不疼,网购一族不爱”的尴尬中。虽然几乎是每个小区的标配,但盈利率和好评率都不高。而两者相互之间作用,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快递“爆柜”,导致投诉率上升,快递小哥使用率下降,快递柜企营收减少,投放热情降低,快递柜供不应求,快递“爆柜”……而降低小区“入场费”,增强服务质量,则有助于开启良性循环,这也成为快递服务“最后100米”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