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设行李服务处丢失5天可启动赔偿程序
在德国,丢失行李只要留下地址,描述行李的外观,留下个人信息,航空公司就会帮忙寻找。如果行李找回,工作人员就会帮忙送回去。但是如果实在找不到,会按照重量赔偿,也可能是赔偿一个一样或者类似的箱子,具体则根据不同航空公司不同规定而定。
据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在德国,下飞机后一旦找不到自己的行李,必须立即去机场转盘附近的行李服务处,有些机场也称之为失物认领处登记报失,填写报失表格,提供航班、机票、行李过件号码以及个人住址等详细信息。工作人员会启动查找程序,寻找丢失的行李,失主可以回家等候。行李找到之后,航空公司会免费将行李送到失主填写的住处。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丢失的行李是因中转过程出错或个人疏忽造成,通常都可以找到。如果行李在五天之内没有找到,则开始启动赔偿程序,失主需要填写长长的表格,详细写明丢失行李中的物品和价值。每个航空公司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如法航是行李丢失72小时,英航是120小时开始填写此类表格。
总体来讲,所有航空公司必须按照航空业1929年制定的华沙协定进行赔偿。2004年蒙特利尔协定取而代之,对赔偿条件做了修改,不再以行李重要来作为估价标准,而是基于一次性赔偿。按照蒙特利尔协定,赔偿程序开启之后,失主在报失30日之内获得1200欧元左右,大约折合8000-10000元人民币的赔偿金。
日本:根据终站赔偿法则,转机乘客由搭乘终站航空公司理赔
同样,如果在日本机场发现自己的行李遗失时,需要立刻办理挂失手续,向机场“失物招领办公室”报遗失。办事员会替旅客填写“行李意外报告”,内容包括飞行路程、携带几件行李,并拿各式行李的图片供旅客指认,同时将资料输入电脑,透过国际性的协寻行李网络,找出行李遗失处的站名。
如果超过21天没有找回,则由到达地的航空公司负责理赔。根据航空公司的“终站赔偿法则”,多次转机的旅客,由搭乘终站的航空公司负责理赔。如果发现行李在货舱内损坏,则应该在行李转盘处或是航空公司设有的专设柜台来处理。
俄罗斯:行李安全问题备受诟病人员多且杂增加防盗难度
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指出,俄罗斯行李安全问题一向为全世界所诟病,似乎已经陷入无解的境地。实质上,并不是航空公司,机场和乘客的失误,而是如何针对可能接触到行李的每个人进行细化管理和防范的问题。特别是俄罗斯大型机场,承载的航班越来越多,行李系统分拣线路越来越复杂,行李运输环节和能够接触到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在追责时,是值机柜台、行李分拣系统内部、搬运工出了问题,还是卸货时出了问题,似乎陷入到无头帐中。因为每个环节,只要有人的因素参与其中,就无法做到全程卸货无死角,而且能接近行李的人员越多、其素质层次越复杂,给追查问题带来了更多困扰,加大了行李防盗难度。甚至某些俄罗斯专家认为,只有等到机器人技术成熟应用到行李传送领域,不给工作人员接触到行李的任何机会,才能彻底根除行李被盗的难题。
对此,俄罗斯机场目前主要采取了高科技和人员培训的方式加强管理。比如,一次性投入先进的行李追踪自动化技术,增加行李传送监控视频,尽量减少人为接触行李的环节和机会;机场管理部门针对但凡能接触到行李的员工,在入职前一定要先接受严格的政审和入场教育,让其了解到行李安全是高压线,千万触碰不得;尽量减少员工的流动率,做好定期培训工作;掌握员工的生活状态,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不定期逆向安检。
有趣的是,在俄罗斯行李丢失的严重程度往往和社会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比如在卢布崩溃、社会不稳定时期,很多游客会在行李传送带上实施偷窃,直接将他人行李带出机场,逃之夭夭。即便主人发现失窃报警之后,也于事无补,能找回的可能性非常低。为此,有些机场干脆把行李行政部门放在出口处,重要时间段安排人工检查,详细校对行李上的具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