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间隙,恰遇到一群胆大的企鹅路过站点。杨勇摄
中新网合肥3月21日电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观云识天”是201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安徽首位参加南极科考队气象工作者杨勇近日向媒体讲述他一年多“南极科考之旅”的“观云识天”的历程。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历经27天的时间,到达了中国南极中山站。越冬队员杨勇随雪龙号来到了他的工作新地点——中山站,工作时间直到2016年12月完成交接,重返雪龙船后,于2017年1月21日到达北京。
杨勇介绍,中山站建于1989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山站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挺好的,总建筑面积大概有7000多平方米,宿舍、淋浴房、食堂、室内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站内因为有无线网,还可以用微信跟家人视频聊天。
他说:“中山站的环境一个是极寒,气温低,历史的极低气温是-45.7℃;另一个是风速大,极大风速有50米每秒,相当于15级的大风,一年大风的日数近130天。”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