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社会与法
搜 索
讨债公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上百特警直捣窝点
2017-03-01 14:42:56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李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冒充街道办

  打给政府部门

  “培训教程”教这些员工向拥有公民信息的机构套取信息——比如冒充街道办,打电话到一些政府部门套取公民信息:“我这边是荔湾区××街道办的,之前这个居民×××是在这个管辖区的一个公司上班,但是现在离职了,有份文件没带走,公司那边就打到了我这里街道办,所以你帮我看下他家现在有没有人住在家里,或者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他家人或本人?”

  冒充街道办

  打给计生办

  教程针对不同的机构,话术也会有细节上的变化。例如该教程还提到冒充街道办打电话给计生办来套取信息的套路:“你好,×××,是这样的,这里是广州市海珠区××街道办打来的,我们这边有一个流动人口名字叫做×××,身份证是×××,我们想了解下×××的生育状况,你帮我看一下他在你们当地有没有建立信息卡?”

  分析:这些培训教程的目的十分明确,对于不同的套话对象,话术的目的也会有变化。在培训教程中写道,致电亲属:寻找代偿,了解情况,侧面施压;致电村委:了解情况,索要联系方式,协助劝说,协助施压。

  不法分子设“考题”提升员工“水平”

  除了“培训教程”外,该窝点竟然还有“培训考题”,满分120分,70分及格。在一张2015年10月10日的试卷上,记者发现考题甚至还有案例分析题:“给你一个公民个人身份证号和户籍地址及欠款情况,让你根据其资料开展工作。”

  据了解,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购买或者套取后形成的公民个人信息十分详尽,比如在一张持卡人为陈某的资料清单上,详细地列出了其居住地、身份证、欠款信息、所属派出所,甚至其相关家属的信息也一应俱全。为了保证安全,该公司甚至还要求员工禁止使用个人手机。在该公司的一则紧急通知中,记者发现该公司发文要催收员座席区域严禁出现个人手机,如有出现手机,将进行处罚。

  其他案例: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代办税务登记助不法公司逃税

  去年9月,广州警方在梳理线索时发现,以顾某凤为首的犯罪团伙在广州市番禺区非法代办工商、税务等业务。该团伙利用其熟悉工商登记流程的便利,将买来的公民个人信息、企业工商资料进行变更修改,并以上述虚假信息代办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业务,形成较为完整的工商登记,甚至国税、地税的登记资料。

  专案组发现,该团伙同时将这些以虚假信息办理的登记资料卖给一些不法公司、人员,一份工商登记资料往往要价2000元,一次出售几十张即非法获利数万元。而购买这些虚假登记资料的公司或个人,则利用这些与实际不符的登记证虚开交易发票,达到偷逃税或实施票据诈骗等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近日,专案组对该犯罪团伙及向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抓获顾某凤等犯罪嫌疑人30余名,缴获涉案工具一批。相关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