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晚辈在他的博客上表达惊讶:“哈,90多岁的爷爷也在上网?最高龄的博客!”网民在他的个人博客上留下的,也多是寒暄之词。老实说,南开大学年过九旬的中科院院士申泮文不太乐意总是读到那些客客气气的留言。每个反对他观点的留言他都一一认真回复。他将博客当成了生活的另一个“黑板”,表达意见的渠道。
-最高龄博主每见留言必跟帖
这位1916年出生的化学家,讲课时从不喜欢鸦雀无声的教室,也希望博客里不要一片安静。
正因如此,“申泮文教育家博客”开设两年多来,每当有人表示赞同或反对他的主张,他总是在对方的留言之后跟帖,写得认认真真,令那些陌生访客“受宠若惊”。
确实,大概还没有谁像申泮文这样,对待博客如此认真。在开博之初,他自费印刷了2000份“博客小报”,利用一切机会发给师生传阅。这位老全国政协委员,甚至托人将“博客小报”带到了全国政协会上。
他开博不是为了消遣。2006年下半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一系列研究教育改革的会议。申泮文得知消息后,想将自己关于教育改革的想法宣传出去。恰在此时,天津一家网站主动邀请他开博。取名“申泮文教育家博客”,一是缘于博主的职业,二是出于开博的目的。“中国教育不改不行”,他说。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他提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张,介绍南开老校长、大教育家张伯苓先生,解读自己的老同学、生物学家邹承鲁院士的教育建议等等。但是总体而言,这里不是一个“高产”博客。在过去的两年里,申泮文总共发表了21篇博文。让他无暇旁顾的原因,首先是工作,其次是健康。由于健康原因,他在2008年整整一年没有更新博客。
然而促使他重新回到虚拟空间的,却是一场学术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