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公平性遭质疑
《意见》一出台,很快在当地甚至全国性的网站论坛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位网友质问:买套房子对老百姓来讲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中考加分和转成事业编制而去买房子,这对其他孩子和教师公平吗?
还有网友认为,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怎么可以直接和子女的未来挂起钩来?那些只有高中甚至初中文化程度家长的子女,为什么就不能得到平等的机会?
更有甚者直接说:县教育局出台这样的政策,是不是在变相地歧视贫穷老百姓呢?
也有人有不同的解读。网友“认真的蜗牛”就认为,这应该是当地想留住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一种政策。
但这种声音很快被淹没在一片“声讨”中。
“多少没有文化的父母,辛辛苦苦培养着孩子,到头来还要面临这样的‘对手’。人家低学历父母的学生还有信心吗?”
“社会的不公平,源于教育的不公平。”
与此同时,还有网友认为,加分政策和房子挂钩,容易让人误解是政府在帮忙推销房产。
对于聘用教师买房可转正的政策,一位已经在绍兴县当教师的“过来人”抱怨:“一般来说找工作肯定要考试,像我们应聘教师,一所学校要是招100名教师,至少有500人报名,能留下来的只有100个。现在有了新的政策,买房子可以优先转正,那么在进来的100人中,又要通过买房子竞争。找个工作真的比登天还难。”
当然,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也有一些毕业生本来就准备在绍兴县买房。对他们而言,虽然没觉得经济上的压力,但是认为这种做法有失公平。“同样条件进学校当老师的,能否转正还要看在当地有没有房子,还是感觉很怪。”一位年轻老师这样认为。
教育局: 只是征求意见稿
据了解,《意见》曾经在绍兴县教育网上出现过,但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绍兴县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解释:这份材料还不是正式文件。在教育系统内部它还只是一份征求意见稿。一份文件的正式出台,还需要经过调查、研究、审查、广泛征求意见。
当记者追问为何要研究出台这样的政策时,绍兴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始终没有给予正面回答。
而对《绍兴县2008年师范类毕业生公开招考办法》,该工作人员表现得十分谨慎,没有多说。
《关于柯桥城区人才子女的中考加分试行意见》简介
一份发自5月12日、编号为“绍县教普[2008]97号”的《关于柯桥城区人才子女的中考加分试行意见》一经露面,就在当地引发了一场波动。
这份后来被一些人理解为“买房就能加分”的文件称:“为发挥教育在繁荣柯桥新县城中的作用,经研究,对居住在柯桥新县城的各类人才的子女在中考时报考柯桥城区普通高中实行优惠加分政策。”
具体办法是:对住在柯桥城区(四街道)并在柯桥城区内有合法产权的商品住房(含已购经济适用房、人才公寓)且绍兴市区和县内其他地方无商品住房(含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人才公寓)的具有大专学历及以上或初级技术职称及以上的各类人才子女,参加本县中考自愿报考柯桥中学、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鉴湖中学,可实行优惠加分10分录取。
文件专门强调了对房产证、户籍证和实际居住地必须一致;参加中考孩子的家长必须提供自己的学历证书或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等。
教育局对加分对象实行一年一审,“发现弄虚作假者,除接受县有关部门的处理外,取消该学生因享受优惠加分而取得的录取学校的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