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社会  >  焦点新闻
搜 索
76.0%受访者称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
2017-03-30 09:1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资料图:3月11日,天津大学新推出的“精品咖啡文化与品鉴”选修课开讲。中新社记者佟郁摄

  近日,各大高校学生已经陆续拿到这一学期的课程表,除了专业课,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修部分课程,但不难发现,当下大学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拓展、兴趣类课程听课人数寥寥。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大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67.6%受访者建议大学平衡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

  受访者中,中学生占1.0%,大学生占25.7%,研究生占6.0%,已经毕业的占60.8%。其中00后占0.7%,90后占25.4%,80后占51.1%,70后占16.8%,60后占5.2%,50后占0.9%。

  好拿学分、实用性强、易得高分是大学生选课主要依据

  武汉某高校研究生李俊(化名)说,虽然选课时会考虑自身兴趣,但为了学分,不少同学在选课前都会向师哥师姐打听,哪个老师不爱点名,哪个老师给分高,“我们倾向于选择容易过给分又高的老师”。

  上海某211高校本科生黄哲(化名)对视频制作和剪辑很感兴趣,“即使与我的专业根本不相关,我还是选择了这门课”。但黄哲也坦言,专业课过多,课外还有兼职,没有多少时间去认真学习每一门课,只能“另辟蹊径”,选择那些不用怎么花力气学习却仍然能得高分的课程。“毕竟挂科或分数不高小则影响奖学金的获取,大则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

  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刘丹(化名)本科毕业于河南某高校,本科时选修过的课程让她受益颇深,“我喜欢日语,就选修了。因为上日语课,结识了一批朋友。每有小伙伴去日本,都会给我寄好多明信片,加深了我对日语的兴趣。我也选修过音乐类课程,对乐理有一定了解,常在微博上分享对歌曲的感想,也因此结识了爱好音乐的好朋友”。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