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流溪 男,194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赵振铎 男,1928年生。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博导
川大最牛博士:63岁北师大博导来川再读博
北师大博导周流溪酷爱语言学,投师于四川大学音韵、训诂大师赵振铎门下攻读博士
一位是63岁著作等身的博导周流溪,一位是音韵、训诂学界的大师级人物赵振铎……很难相信,两位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博导竟成为了师徒关系,但这样的佳话却在真实地上演。记者近日从四川大学获知,80多岁高龄的四川大学音韵、训诂大师赵振铎虽退休已久但仍在带博士,现在门下还多出一位重量级的弟子——北师大博导周流溪先生。而周流溪堪称四川大学历史上最牛的博士。
一位音韵文字世家传人
在音韵、训诂学界,赵老是响当当的人物。一生选择寂寞治学,成为音韵文字世家的继承人。
上个世纪,赵老的祖父赵少咸反袁坐牢几个月。在牢房中没事,赵少咸请家里带了一本许慎的《说文解字》,每天就钻研这本书。几个月下来,赵少咸就把《说文解字》反复看了几遍,对语言文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转到学术界的赵少咸一心做学问,专攻音韵文字学,一生写下两部比较重要的书稿,《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
音韵学讲究口耳相传,是最难学最难懂的,赵少咸不仅把它钻通了,还能够深入浅出地讲给别人听。祖父对赵振铎影响很大,赵振铎也爱上了传统文化,终成音韵文字名家。而赵老的父亲也有不俗成绩,曾是郭沫若定的副研究员。
1975年至1990年,赵老参与编纂了《汉语大字典》,并任副主编,此书是当今最权威的汉语字典之一,至今仍在使用。从1956年开始,他开始了对《集韵》编纂的浩大工程。《集韵》是一本实用价值高、关于语音、语义方面的韵书,是继《大宋广韵》之后又一部重要的韵书。
目前已80高龄的赵老仍耳聪目明,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从2002年退休后,赵老就一直埋头书中,笔耕不辍以期有生之年完成《集韵》。由于赵老等人的成就,使得四川大学的汉语史学科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这也是该校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
在攻坚《集韵》的同时,赵老又收下一位重量级的弟子——北师大的周流溪先生。“周流溪先生已是博导,同时也是一位语言学家。想要收他为弟子,放眼国内音韵、训诂学界,只有赵老才行!”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刚听说周流溪老师要到四川大学来拜师,一般的博导都比周先生年龄小,“无人敢带”。“最后,只有请赵老出山,再带一位弟子”!
|